米酵菌酸中毒主攻肝腦腎!專家:檢驗難度高

▲▼信義A13寶林茶室。(圖/記者袁茵攝)

▲台北信義A13寶林茶室出現食品中毒事件。(圖/記者袁茵攝)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寶林茶室食品中毒事件後,「米酵菌酸」這項罕見的毒素也引發民眾好奇。公衛師公會理事長翁瑞宏衛教,其生長環境會是在pH值為中性的溫暖環境中滋生。但要檢測出米酵菌酸本身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任務。理事長指出,最可靠的方法可能是多重PCR。

翁瑞宏說,米酵菌酸 (Bongkrekic acid) 由唐菖蒲伯克氏菌 (學名:Burkholderia gladioli) 所產生。文獻指出,人類因食用受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特別是發酵椰子天貝 (coconut tempe),一種由椰子漿發酵後製成的傳統食品和玉米產品。理事長表示,上述食品經歷不完全發酵時,米酵菌酸的毒素就會增加。然而米酵菌酸無臭、無味,受影響的食品是具有正常的外觀、氣味和味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翁瑞宏提到,在印尼、中國都曾發生過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因為是植物病原菌,可與植物和真菌共生,存在土壤、水、根際及多種動物體內,可能對人類造成伺機性感染。理事長表示,這種細菌可產生一種稱為「gladiolin」的抗生素,其中一種致病變型可在椰子果肉生長,產生呼吸毒素米酵菌酸,食用後會引起人類中毒,有致命危險;另外,台灣曾在「腐敗的杏鮑菇」和「具鳳梨果腐病的鳳梨」中鑑識到唐菖蒲伯克氏菌 。

不過,要攝食多少量會致死,翁瑞宏說,這部分資訊甚少,有些認為,只要1至1.5毫克的米酵菌酸就可能對人類致命;或是口服的半數致死劑量 (LD50) 為3.16毫克/公斤。也因為其高度不飽和脂肪且具高度脂溶性的特性,目前不曉得米酵菌酸是如何代謝。

翁瑞宏指出,檢測米酵菌酸「可能很困難,且不可靠。」最常用的鑑定方法是16S rDNA定序,但有時會錯誤地識別其他伯克氏菌變種,最可靠的方法「可能是多重PCR。」理事長說,根據報吿,接觸米酵菌酸污染食品後的潛伏期為1至10小時,主要標的器官為肝臟、大腦和腎臟,症狀包括不適、頭暈、嗜睡、出汗過多、心悸、腹痛、嘔吐、腹瀉、血便、少尿、血尿和尿滯留等,死亡可能發生在徵兆和症狀出現後1至20小時。

翁瑞宏提到,目前對於患者處置方式,並沒有標準的指引,一般是支持性處置,若出現腎衰竭的情況下,仍應考慮血液透析支持器官功能。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