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成「心靈避難所」!補教師見一片成癮感觸「科技版觀落陰」

失眠,睡覺,賴床。(圖/記者李佳蓉攝)

▲有學生一天滑手機18小時,手機成了孩子的避風港,釀為成癮。(圖/記者李佳蓉攝)

文/張祐嘉(楊陽老師)
摘自/寶瓶文化《要讓孩子贏過誰:一位非典型補教老師的教育修羅場

身為高中補習班的英文老師,照理說我只要每天用力教書、盯成績,排除學生的學習障礙就好了。但是這幾年,在教學現場看到太多讓人難以理解又造成巨大教學障礙的奇怪現象,我實在無法再坐視,其中最嚴重的就是「手機成癮」。

過去補習班中堂下課,偶爾需要管秩序,因為同學們會聊天聊得很開心,很大聲。現在補習班中堂下課,每個人都拿出手機,靜悄悄地進入另外一個世界,看過去彷彿是「科技版的觀落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期觀察、加上與學生們談話,我發現孩子們考試考不好,很多時候是因為生活作息澈底亂掉,加上腦子被手機裡面過量的資訊塞得爆滿。比如下課後,輔導學生們學習節奏與生活習慣的時候,隨便問一個學生,一天的手機使用時間都是3、5個小時起跳,甚至還有8個小時的。

有一次,一位學生兩眼無神地看著我說:「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一直想滑手機。」那模樣真的很像卡到陰,讓人還以為是在拍什麼恐怖電影。

這種手機上癮的問題實在越來越嚴重,而且表面上看起來似乎無害,但現實情況是,每個念書無法進入狀況的學生,幾乎都是被手機吃光了時間。新世代小孩到底是怎麼墜入這種癮的?

以一個高中生的作息為例,每天大概六點多起床準備上課,假設五點離開學校,就算沒有補習,回家後休息加吃完飯、洗完澡,大概八點半吧。若要睡滿8個小時,估計10點鐘睡覺──孩子能夠坐在書桌前讀書的時間只有一個半小時。但是學生通常不會十點就上床,因為學校隔天要考試、有作業和報告等等事情,所以根本沒有睡眠充足的可能。

請問在這種情況下,「一天5個小時」是怎麼玩出來的?

我在教室的觀察,發現手機癮的毒害,在於澈底破壞了一個學生對靜態知識的吸收能力,以及耗光學生的力氣、干擾睡眠與破壞專注力。上癮的學生常表示書看不下去、失眠或沒辦法專心,想要一直摸手機。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發會)2015年發表的「網路沉迷研究報告」提及,憂鬱、課業壓力、家庭關係不佳,甚至敵意,與手機癮有正向關係。教育部2014年的「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報告」也提到,網路成癮的程度越嚴重,相關的身體化症狀就越多,包括頭疼、失眠、肌肉麻木及痠痛、眼乾、視線模糊等。

學生所有的零碎時間都被手機占滿,大腦在一天當中不斷被大量地輸入各種資訊,頻繁看著非常短又即時的影音內容,面對靜態文字的時候,就有相當大比例的同學念不下書——這就是上癮了。

▲▼教室,學校,課堂,上課,課桌椅,課堂。(圖/CFP)

▲學生所有的零碎時間都被手機占滿。(圖/CFP)

●語文能力嚴重退化的學生

有回下課後,我如往常在輔導區為同學們解惑。輪到晨曦時,她的神情看起來像重度失眠者,問問題的語句散亂,並且時不時說「講慢一點」、「再講一次」和「我剛剛恍神沒聽到」。

「老師,我完全念不下書⋯⋯閱讀的時候看得懂字,卻不知道整句在講什麼,中英文都這樣。」她眼神呆滯,講出來的句子也沒辦法太長,對談的詞句中出現大量語意不明的贅字,我只能費力地拼湊出她想要表達的意思。突然,她說的句子出現怪異的變化:「我『那個』都念不完,讀不下去。我有念完,但都不會寫。」

望著雙眼失焦的她,我不斷想著:這幾句話為何能擺在一起?排在她之後接受輔導的恩慈想問假設語氣,她是這樣問的:「老師,『那個』if的『那個』,我都不會。『那個』你可以幫我講一下『這個』嗎?」

經歷過疫情期的長時間在家遠距上課,當疫情緩解、恢復正常上課後,接觸到的學生更常出現這樣的現象,與學生們談話,得費力地拼湊出他們想表達的完整意思。不禁讓我懷疑:只有我發現學生的中文邏輯怪怪的嗎? 大人不覺得身邊的孩子說中文的流暢度不對勁嗎? 為什麼他們看文字的能力好像退化了?

無論是不是念所謂的名校,許多高中生就像晨曦和恩慈這般,需要大人協助釐清說話的邏輯。有如靈魂還在適應肉體的新人種,這類學生說話的句構、大腦思考、眼神與精神狀況,沒有一項達到令人放心的標準。

由於有此類「病徵」的學生比例暴增,我將現況拋到網路教師社群裡討論,眾老師也都紛紛表示,發覺學生的說話能力有退化的現象,更遑論閱讀。

●一天滑手機18個小時!

觀察到這個現象後,我有機會就對讀書有狀況的學生進行手機使用時間調查──毫無例外地,每天的手機使用都是6、7個小時起跳,「紀錄保持人」甚至在假日玩了18個小時!

一天上課時,我決定和學生直球對決手機使用的問題,要求大家查自己的手機使用時數。臺下開始躁動,學生紛紛「6小時」、「9小時」、「7小時」地報時數。突然一句「13個小時」穿透整間教室,全班「嘩」一聲。

有學生滿臉笑容地說:「還好,原來大家跟我一樣玩得很凶。我還以為我有問題。」沒想到情況這麼嚴重,全班同學無論成績如何,幾乎都陷在手機裡。

當天下課後,照例在輔導區解題,卻意外地讓我更深入手機成癮的問題。順勢和孩子們談起為什麼一直滑手機,一個學生說她也知道不對勁,焦急自己玩到停不下來,「老師,我知道不能一直滑,但就是忍不住。」旁邊的學生紛紛表示,雖然玩久了會眼睛酸痛、頭痛或頭很脹、睡不好,但仍然常滑手機到力竭睡著,隔天睡醒時,還握著手機。還有人說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常常很想哭,或覺得心裡不舒服。

接著,眾人開始七嘴八舌地倒情緒,從手機聊起,延伸至各種煩惱的傾訴:

「壓力大的時候,我就滑手機。」不少學生說這是唯一的減壓方式,但不知為何,減壓完就讀不下書。
「我爸媽也手機上癮,卻只在乎我考幾分。」
「心情沮喪時,想找爸媽談心,他們卻趕我去念書。」
「考試考不好,我爸會拿書砸我。」
「考試永遠輸,念書念得好想死。」
「爸爸逼我念電資醫牙,說文組沒前途,可是我討厭數物化。」
「我媽比較喜歡我哥,不喜歡我。」
「爸媽幾乎天天吵架,放學後,我都不想回家。」
「我失眠、不由自主地掉淚,但我媽說我裝病。」
「補習補了一輩子。我活著就是為了分數嗎?」
學生發出滅世級的負能量海嘯,而當天的金句冠軍更讓我直接倒地不起──
「我爸說,這個家沒有我會更幸福。」

低頭,滑手機,低頭族。(圖/記者李佳蓉攝)

▲腹背受敵的孩子,躲進手機的世界。(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腹背受敵,缺少情感支持的孩子

拼湊好幾週後,結論逐漸從我腦海中浮現:躲進手機的世界,學生才撐得住自己。因為原本該撐住孩子的大人,忘記眼前這個看起來嘻皮笑臉的孩子很需要自己的支持。就算是別人看來懶惰、學習意願低落的孩子,也很需要大人的協助。

即使已經有許多專家不斷寫文章表示,父母的支持是孩子受挫時最重要的支撐,更是續航力的來源,然而仍有許多家長未意識到「挑毛病式教養」、「不斷比較小孩」及「不陪孩子面對挫折」,對孩子身心健康所造成的驚人破壞力。

孩子常常感到爸媽不理解、或不願理解自己,同時覺得不斷被爸媽、環境或師長逼著要比別人更優秀。
面對不合理的考試與課業量,學生像是腹背受敵,回到家經常得不到家長的諒解。家長可能因為擔心小孩的程度跟不上,而別無選擇地站在孩子的對立面,逼孩子考試拿高分。

最後,孩子在學校受挫,回到家裡又無人理解,就只剩下手機螢幕後的世界能接納他了。

●受不了被逼著考試的人生

某天深夜兩點,突然收到晨曦來訊:「老師,我手機玩到停不下來,我該怎麼辦?我怕跟爸媽講會被罵得更慘。」收到這樣的訊息,我知道螢幕另一端的晨曦狀況肯定很糟。我立刻安慰她,試著緩和她的情緒。「別擔心,我陪你面對。你現在心情還好嗎?可以跟我說你之前的學習經歷嗎?」

晨曦回訊說,她再也受不了一直被逼著考試的人生。她形容自己是典型被評量、考卷養大的小孩,不知從幾歲起,一次次的大小考試都要被比較。她爸媽常說:「別人可以,你為什麼不行?」

每次念了書還考不好,自我否定已經很難受,回家再被爸媽補兩刀,讓她坐在書桌前,只覺得書本攤在桌上,好像血盆大口會咬人。

「不知不覺地,我覺得手機螢幕後的世界,好溫暖、好迷人。」晨曦的訊息再次印證我的觀察。對這些學生而言,學習太痛苦。追分人生猶如跑不完的馬拉松,潛入手機世界,才能暫時喘口氣。

好幾次她想找我訴苦,話到嘴邊又吞回去,因為腦海浮現爸媽罵人的臉,好害怕我也是個開口就責罵的大人。但一段時間下來,聽到我上課時鼓勵學生們求助,並保證不會罵人,她遠遠地觀察及猶豫了好久,才鼓起勇氣找我求救。

全面了解晨曦的狀況後,我請她接下來,每天向我回報手機的使用時數、就寢時間與當天讀書時的心情。當她覺得心情不太對勁時,我便陪著她搞清楚自己為何情緒不佳。多數時候她心情不好,但連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

幾週後,她又來找我,告訴我:「自從每天要向老師報時數後,自然而然會覺得『今天要少玩一點』。不小心玩超時了卻不會被罵,這點對我而言真的好重要。」「試著搞懂自己的情緒後,我書念得比較上軌道了。謝謝老師願意陪我面對這個問題。」她說。

●父母的支持與理解,才是特效藥

因工作需要,常在粉專回覆家長與學生的來訊。讀著螢幕上這些情緒滿溢的文字,我常惋惜父母血汗付出,卻發展成「以親情換分數」;也疼惜學生從小焚肝燒腦,操勞的程度堪比竹科工程師。

「老師,我孩子都不跟我講話,我該怎麼辦?我老公、婆婆都怪我孩子沒教好。」「老師,爸媽一見面就問成績,我真的念得好痛苦。我好累,已經失眠好幾天了。」

訊息裡的「老師」之後,常常都是很多煩惱,很多無處訴說的苦。「為何同住一個屋簷下的親子,常常會無法說說真心話?」我常嘆息這個現象。

奉勸各位爸媽,要把握孩子每一次找自己互動的機會。孩子們習慣先旁敲側擊,確定不會被罵後,才會說出自己真正的困難。我自己在第一線撞得頭破血流數年後,才悟出這個珍貴的道理,但親子關係禁不起這樣的摩擦。

雖然我常對學生說「別難過,把你的困難跟老師說,我陪你一起面對」,但是與爸媽比起來,老師的鼓勵,勉強只能算是山寨品。我內心知道無論自己再怎麼友善地支撐,都無法替代父母對孩子的支持與理解,畢竟老師只是個外人。

教書近20年,面對孩子的上癮困境,我深知:「父母的支持與理解」,才是化解手機成癮的特效藥。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出版《要讓孩子贏過誰:一位非典型補教老師的教育修羅場》,作者張祐嘉(楊陽老師),英文補習班名師,近20年教學資歷。以一篇從補習班第一線關注時下孩子「手機成癮」嚴重現象的文章,獲得萬人共鳴按讚及分享。身處補教最前線,種種教育怪象在張祐嘉眼前輪番搬演,不計其數的孩子從教育高塔墜落,來不及被接住⋯⋯。他認為,「沒有分數值得拿親子關係換」,一生的學習更不該被考試綁架。請多給孩子等待的時間,凝神注視孩子真實的模樣,陪伴著他們,穩妥地走往自己的方向——在一切來得及以前。

你可能想看

跳級神童對父吼「我要殺了你!」  補教師目睹:沒親眼見絕不相信

學霸怎麼讀書?先花10分鐘寫計畫 「狂灌咖啡讀到累倒」最沒用

學霸都這樣管理時間!列出「待辦事項」沒用 一張紙分配一日行程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