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經濟1/沙漠裝1萬2000面反光鏡 敦煌建巨大塔柱「集熱發電」

記者蔡儀潔/甘肅報導

位於大陸西北內陸的甘肅是個不折不扣的「風光大省」,其中敦煌市年均日照時數高達3258小時,當地近年發展「高科技」光熱發電項目,建造了最大的商業化塔式光熱發電站,透過1萬2000面「定日鏡」反射太陽光,實現集熱發電。

▼ 敦煌戈壁中建了1萬2000面定日鏡反射太陽光,實現集熱發電。(圖/記者蔡儀潔翻攝)

▲▼ 首航光熱發電,甘肅,敦煌,太陽能發電。(圖/記者蔡儀潔攝)

光熱資源大省

甘肅省不僅戈壁遼闊、地勢平坦,而且光能資源豐富,有效儲量逾1億千瓦,其中位於騰格里沙漠邊緣的敦煌市,是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區域,可開發量達8600萬千瓦,可以說「陽光」是這裡最大的特產!

據大成聚光熱電公司高級工程師孔令剛介紹,光熱發電其實分為2大類、4種形式,分別是點聚焦、線聚焦、線性菲涅耳式及拋物面槽式鏡,其中敦煌大成聚光熱電有限採用的是線性菲涅耳式,首航項目則採用點聚焦式。

▲▼敦煌,甘肅,太陽能,光熱發電。(圖/記者蔡儀潔攝)

▲定日鏡透過不同角度反射太陽光。(圖/記者蔡儀潔攝)

「點」式發電

敦煌市在當地建設了面積60多平方公里的光電產業園區,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首航節能100兆瓦「塔式光熱發電項目」。《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近日實際走進光熱發電園,看著戈壁中數以萬計的巨型反光鏡,宛如走進科幻電影一般。

▲▼ 首航光熱發電,甘肅,敦煌,太陽能發電。(圖/記者蔡儀潔攝)

▲空拍首航高科光熱園。(圖/記者蔡儀潔攝)

據首航高科董事長黃文博介紹,塔式太陽能發熱屬於「點式」聚焦集熱系統,現場有1萬2000面「定日鏡」,每面由35個小鏡子組成,每面小鏡子相當於「1.6公尺x2公尺」床鋪大小,所有鏡子共約140萬平方公尺,若鋪成玻璃棧道,相當於來回太空站的長度。

黃文博進一步指出,所有「定日鏡」會將太陽光精準反射到最中心、高260公尺的塔柱,總反射面積達138萬平方公尺,而塔柱頂端設有「吸熱器」,將裡面的熔鹽加熱至540至560攝氏度,最終起到推動汽輪機發電機組發電的作用,在正常天氣下能「24小時」發電。

「有句話叫『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黃文博表示,此套發電系統對「定日鏡」精準度要求極高,而最遠一面鏡子相距1.5公里,為實現每面鏡子角度均能將陽光反射至塔柱頂端,整個項目採用全智慧化科技,通過中控室進行遠程控制。

▲▼敦煌,甘肅,太陽能,光熱發電。(圖/記者蔡儀潔攝)

▲「線」性發電項目。(圖/記者蔡儀潔攝)

「線」性發電

在首航對面的的大成公司,是目前大陸首個商業化線性菲涅耳式光熱發電項目,佔地面積約4000畝,鏡場由80個管路組成,集熱面積達127萬平方公尺,設計發電量為2億度電。

據高級工程師孔令剛介紹,1100公尺的聚光集熱系統裝有熔鹽,透過由從北到南的流動,由290度加熱至550度,再經由金屬軟管最終匯聚到儲熱罐之中,儲熱時長為15個小時。

大成敦煌公司辦公室主任朱小軍指出,這套系統在8小時發電的同時實現儲熱,夜晚靠儲熱罐中的熔鹽繼續推動作業,實現24小時連續發電,電力送到西部電網之中。

▲▼敦煌,甘肅,太陽能,光熱發電。(圖/記者蔡儀潔攝)

▲熔鹽由290度加熱至550度後,經由金屬軟管最終匯聚到儲熱罐之中。(圖/記者蔡儀潔攝)

不過,現階段該技術發電成本依然高企,約0.8元人民幣。孔令剛具體闡述道,此項目是2018年6年開工建設、2019年12月31日建成並發電,目前大陸國內配套供應商較少,關鍵部件成本較高,未來透過科技發展逐步完善產業鏈,計畫在5年時間將成本降至與常規火電0.3元同一水平,提高市場競爭力。

▲▼敦煌,甘肅,太陽能,光熱發電。(圖/記者蔡儀潔攝)

▲大成公司標誌性石頭。(圖/記者蔡儀潔攝)

由於西北風沙大,如何清潔維護大量「玻璃鏡」成為一大考驗。對此,孔令剛表示,目前採用機器人每3天進行「無水清洗」,吸熱器的部分則設置是1個月清洗一次。

對比來看「點」式與「線」性發電差異,黃文博指出,總體而言是「各有千秋」,首航項目的點聚焦方式吸熱管更短,運行效率和安全性會更高,且故障率較低,但投資看的是產出值,發電量高低才是關鍵,「我們兩個技術路線都在不斷磨合,以為國家電網作出貢獻。」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