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天鳳頭七!分屍者有個共同點 醫揭5大特性

記者陳俊宏/綜合報導

香港名媛蔡天鳳遭到殺害分屍,前夫、前公公、前婆婆和前大伯一家4人全被捕,2/28是她的頭七。重症科醫師黃軒分析分屍者的「五大特性」,包括「防禦性」、「侵略性」、「進攻性」、「精神病」和「巫術性」;且還有一個共同點,「被害人與加害人通常具認識/親密關係」。

▼蔡天鳳(下圖左)遭前夫(下圖右)一家殘忍殺害分屍。(圖/翻攝蔡天鳳IG)

▲蔡天鳳疑遭前夫一家殺害。(圖/翻攝自蔡天鳳IG)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軒在「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臉書說,關於分屍犯罪的動機,早已有學者研究發表過,這是殘酷又怪的犯罪行為,依其犯罪行為模式,歸納成五大特性:

A、「防禦性」(Defensive)

這是分屍者「最常見的犯罪行為」模式,其動機就是幫助「隱藏或移動屍體,消除證據或使受害者的辨識更加困難」。

B、「侵略性」(Aggressive)

此類是第二種最可能常見的分屍者犯罪行為,其動機就是「激進強烈情感」引起的,殺戮是情感動機的一部分,肢解作為「情感得不到的報復」。

▼蔡天鳳案震驚香港。(圖/翻攝蔡天鳳IG)

▲蔡天鳳。(圖/翻攝自Instagram/Abby Choi)

C、「進攻性」(Offensive)

這是第三最常見的分屍者,其動機主要就是「性動機」驅使的,典型的方式除了肢解屍體,還會切斷生殖器官或乳房,甚至會保存這些器官,例如台灣曾發生「華山分屍案」。

D、「精神病」

在第四類是精神病分屍案,其動機就是犯罪者失去現實感知,他們大部分會聽到聲音,或遭受奇異的「妄想催使」去分屍。例如曾有兇嫌稱,「聽到上帝的聲音」。

E、「巫術性」(Necromantic)

現在文明社會比較少見,其動機就是為使用身體部位當作戰利品、符號或神物,而肢解屍體。在1993年,馬來西亞發生女巫連環剝皮分屍案,在黑巫術界有種傳言,當巫師奪走他人的生命,就可獲得更高層的黑巫術,該女巫為了修煉這種黑巫術,分屍9條人命。

F、最後一個共同特點

在現今犯罪科技而言,要從肢離破碎的軀體去破案,看似困難,其實不會,只要確認誰被分屍,就會很快知道誰是分屍者了。

因2007年Konopka法醫專家研究分屍者,得到一個共同特點,「被害人與加害人通常具認識/親密關係」,通常是家庭成員,夫妻、子女或朋友關係。這就是為何分屍犯罪者要試圖掩蓋屍體身分,阻礙屍體鑑定的原因。

►本文獲得黃軒醫師授權。

▲▼香港蔡天鳳碎屍案,逮捕前夫前公公情婦。(圖/路透)

▲▼蔡天鳳遭分屍現場。(圖/路透)

▲▼香港蔡天鳳碎屍案,逮捕前夫前公公情婦。(圖/路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