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人氣爆棚通識課教授解答「理性」真諦!

▲▼理性,哈佛大學,通識課。(圖/翻攝自PEXELS)

▲理性之人經常贏得正面評價。(圖/翻攝自PEXELS)

記者張惠媛/綜合報導

現代社會中「理性之人」總是擁有較多的正面評價,但我們真的必須要時刻都遵循著理性的思緒嗎?理性跟感性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從史迪芬・平克的著作《理性:人類最有效的認知工具,讓我們做出更好的選擇,採取更正確的行動》中,他討論了「理性」更深層的涵意,甚至可以協助我們做出更好的選擇。

▲▼理性,哈佛大學,通識課。(圖/商周出版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史迪芬・平克
譯者:陳岳辰
摘自:商周出版《理性:人類最有效的認知工具,讓我們做出更好的選擇,採取更正確的行動》

●精選書摘

別再講道理?

我們時時刻刻都得遵循理性嗎?戀愛的時候,陪孩子的時候,享受人生美好的時候,也要理性辯證嗎?偶爾瘋狂、犯傻、不講道理,真的不行嗎?如果理性那麼棒,為什麼大家還會把它聯想到單調無趣?湯姆.史塔佩(Tom Stoppard)的劇本《跳》(Jumpers)以哲學教授為主角,有人問:「教堂是非理性的象徵嗎?」教授是這麼回答的:

國家美術館是非理性的象徵!音樂廳是非理性的象徵!整理好的花園、愛人的寵溺、流浪狗收容所都是非理性的象徵⋯⋯如果以理性為基準決定什麼東西能存在,所有人去種豆子就得了!

本章接下來將針對這位教授的論點做些辯駁。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愛、美、善這些概念既非理性,又並非反理性。事實上人類可以將理性運用在情緒與道德,甚至有更高層次的理性告訴人類在正確的時間點可以放下理性。

史塔佩筆下的教授或許誤解了大衛.休謨(David Hume)一個非常有名的句子:「理性是、也只應當是激情的奴隸,除了服務與服從激情,別無選擇。」可是休謨本人是西方思想體系中極為理智的代表人物,那句話並非建議大家只看當下、無視後果,遇上錯的人也奮不顧身。他反而是從邏輯的角度出發,強調理性只是手段,不是目標,目標本身有沒有追求的價值可能都並非理性所能回答。休謨所謂「激情」(passions)是指目標的根源:好惡、需求、慾望、情緒、感受;這些元素先天就存在心智中,少了它們的話,理性就沒有意義。思想有別於欲求,相信一件事不同於想要得到一件事。將休謨那句話詮釋為「心動不如行動」不大準確,「各有所好」比較貼近原意。喜歡大理石巧克力蛋糕很好,喜歡楓糖核桃也沒什麼不好,沒有誰比較理性或不理性。所以整理花園、談戀愛、照顧流浪狗、開懷舊派對、在星空下手舞足蹈都不是非理性的行為。

但大眾的印象就是理性相對於情緒,這種觀點其來有自,不會只是邏輯謬誤。我們會與太魯莽的人保持距離,也會要求別人講道理,還會後悔自己亂發脾氣或思慮不周等等。如果休謨沒錯,為什麼那句話反過來說—激情也常常是理性的奴隸—同樣沒錯?

說穿了不複雜,人的目標不只一個,彼此扞格很常見,而且不同時空環境造就不同需求,不同人之間更難免有所矛盾。複數目標產生衝突時,人類只知道服務和服從激情沒有用,總有某一方得讓步,而出面仲裁的正是理性。我們以「智慧」化解個人的目標衝突,以「道德」化解群體的目標衝突。

★本圖、文經商周出版授權,摘自《理性:人類最有效的認知工具,讓我們做出更好的選擇,採取更正確的行動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