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台灣隊進軍亞洲盃?離岸風電業者嘆政府放任外商蠶食本土

▲▼一艘風電工程船舶造價數億到數十億元,如果政府不採取相關保護政策,會讓外商蠶食本土業者。(圖/台船網頁)

▲一艘風電工程船舶造價數億到數十億元,如果政府不採取相關保護政策,會讓外商蠶食本土業者。(圖/台船網頁)

記者鄧木卿/台中報導

總統蔡英文曾宣示要扶植風電國家隊進軍亞洲,政府政策是有了,但沒有真正落實,有業者就說,外商利用台灣人頭合組公司,掌握主導權;刻意施捨小合約綁住台商,讓造價上億甚至數十億的台灣船舶,無利可圖,如同國艦國造一般,政府應該好好重視執行,才能在已經落後的離岸風電工程上急起直追,擁有自主的風電產業,才不會任由外商隨意宰割。

▲▼一艘風電工程船舶造價數億到數十億元,如果政府不採取相關保護政策,會讓外商蠶食本土業者。(圖/台船網頁)

離岸風電海事工程的投資甚鉅,每艘船動輒幾千萬甚至數十億,以台船為例,近期就投入了60億元造船,這樣的重大投資如果沒有明確妥善的保障,在外籍船舶大軍壓境下,將可能血本無歸,政府雖然有心扶植本土風電工程的發展,也要求需優先使用本國籍船舶,但卻停留在只說不做的階段。

一名風電業者就說,常見的外商鑽漏洞的方法就是在台灣找人頭成立合資公司,表面上依政府規定,台灣人投資金額和船舶都至少要51%,但其實部份外商私下和台商協議金額,台商根本出不了那麼多錢,導致風電開發的真正主導權是外商。

此外,外商刻意在國內市場不透露合約內容,私下先在國外招標完成,再以突襲方式,無預警宣布合約內容,讓台商措手不及,外商也藉此規避國產化的要求,名正言順的引進低價的外籍船舶。因此政府必須要求開發商依開發時程提出需求計畫,讓國內廠商提前因應。

最後是選擇性提供合約,一艘船動輒上億甚至數十億元,外商卻只提供金額少的短期合約綁住台商,讓台商無法承攬較長期的工程,那麼外商又可以順理成章的以低價引進外籍船舶,花錢要找低價雖合理,但長此下來,台灣如何發展自主產業,台灣風電才剛要起步,沒有一條龍的供應鏈,船舶成本高,人才也不夠,找台灣船舶,當然比較貴,這點,政府應該採取保護政策,保障台商有合約,才能穩定發展。

政府面臨2025年非核家園的綠電壓力,讓外商以施工進度壓迫政府主管機關讓步,希望盡可能使用外籍船舶,進度才不會落後,但真實原因多半仍是外籍船舶價格低廉的成本考量,如果政府要達到扶植風電國家隊以進軍亞洲的目標,必須確實落實保護政策,否則不但淪為口號,更成為被外商把玩手中的囊中物。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