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用設計扭轉高雄 吳益政:文創結合傳產、改變高雄DNA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

高雄市長補選將在8月15日登場,民進黨陳其邁、國民黨李眉蓁及民眾黨吳益政無不加緊腳步拉票。身為在地20年的資深議員,吳益政透過「每日一問」方式點出高雄市困境,同時也凸顯自身對高雄市的了解。談到高雄未來發展方向,吳益政說,第一是讓高雄成為設計之都,將文化創意跟傳統產業結合;第二則是跳過電子代工階段,走入軟體世代。

隨著補選腳步進入倒數1個月階段,高雄市長補選近來因為國民黨候選人李眉蓁扯出一連串風波,從使用社群軟體大踩著作權法到抄襲論文,總算讓選舉稍微熱絡起來。儘管聲量被李眉蓁醜聞蓋過,但吳益政仍希望聚焦市政議題討論,不要模糊選舉焦點。

▲▼民眾黨高雄市補選候選人吳益政專訪。(圖/記者黃克翔攝)

▲民眾黨高雄市補選候選人吳益政。(圖/記者黃克翔攝)

吳益政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時指出,高雄市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財政劃支法、統籌分配款制度的不公平,未來若當選市長,希望能與中央的立委合做,幫高雄找回財政自主權。吳舉例,不是說要給高雄多少錢,重要的是制度要公平,「以現在制度,增加1000億營業額,高雄只能分不到2億」。

「因為財政自主權,後面的問題高雄可以自己解決。」吳益政不諱言指出,高雄問題很多,但這些問題都可以自己解決,包括年輕人的就業、低薪,那些產業可以帶給年輕人就業機會、相對汙染降低的產業,「找回高雄的財政自主權、經濟發展自主權,我就有方法就可以解決低薪、空汙的問題,這都是我的目標」。

由於過去國家發展定位的關係,高雄重工業群聚,奠定城市飛快發展的基礎,過去更一度是全球第三大港,幾乎可左右台灣經濟;但這樣的歷史發展脈絡,卻也讓高雄轉型不易,難以擺脫過去的包袱。

在高雄發展20年,吳益政當然也關注到這個問題。他認為,「工業城市轉型」將是高雄市要面對、也一定要設法實踐的課題,唯有透過新科技、新技術結合文創等,改變城市DNA、提升附加價值,高雄才能晉級到下個階段,絕對不是再回到加工區。吳表示,用文化藝術帶動傳統產業,提高附加價值,就業機會增加;在傳統重型工業部份,要降低汙染,過程中投入的技術也可以出口,創造新的產業與商機。

▲▼民眾黨高雄市補選候選人吳益政專訪。(圖/記者黃克翔攝)

吳益政指出,自己過去推動保留59公頃的左營眷村,未來可成為設計聚落、引進設計藝術人才,以1000人、每人每年50萬薪資計算,粗估一年花費5億,但卻是重要的人才庫,供產業界徵才。

「很多設計人才和產業沒有連結。」吳益政說,由高雄市政府向全世界徵才,並媒合傳統產業,設計的細節、文化的內涵,才能讓傳統工業轉型,「台灣都是代工文化,要打品牌當然很辛苦,但還是要改變」;吳益政還說,台灣設計產業普遍低薪,要跟傳統產業結合,爆發力才會出來,「重點是設計人才要跟產業在一起,才是真正發展的方向,沒有走入產業帶動不上來」。

另外,吳益政還點出,台灣電子業強勢,在世界有一定地位,但同樣的產業已經有新竹、台中與台南,「高雄再湊一咖沒意義,要做的是軟體科學園區」,硬體比不過其他城市的話就直接這一階段,進入軟體世代。吳指出,高雄市舊議會對新創公司來說是天堂,更可以創造群聚效果,讓軟體、資安、AI的人才群聚在高雄,帶領下一個產業。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