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中國天眼」海量數據 陸投資7.31億設FAST科研與數據處理中心

▲▼「中國天眼」預計2019年完成驗收。(圖/翻攝自新華網)

▲「中國天眼」面臨海量數據存儲挑戰。(圖/翻攝自新華網)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貴州「中國天眼」於疫情期間仍持續運作,達成年度1/3目標,不過,隨著未來資訊量遽增,中國天眼面臨天文級數據處理挑戰。對此,大陸國家發改委近日批覆,將投資1.7億元人民幣(約7.31億元新台幣)於貴安新區設立FAST科學研究與數據處理中心,解決長期運行下產生的海量數據及存儲計算等問題。

▲▼「中國天眼」天文基地。(圖/記者曾俊豪攝)

▲「中國天眼」天文基地。(圖/記者曾俊豪攝)

《澎湃新聞》報導,中科院國家天文台時任副台長鄭曉年於2017年數博會時曾表示,「預計FAST未來10年的數據量將達到100PB。」事實上,「中國天眼」這部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在調試期間就受到海量數據的困擾,特別是用上19波束後,「中國天眼」把每秒峰值數據率從2G拉升到了38G,但受限於存儲和計算能力,科學團隊只能對數據進行壓縮,卻仍面臨著數據堆積的危險。

根據中國政府採購網發出的公告,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已就FAST數據儲存採購了30PB的集群,以應對爆發式增長的數據儲存挑戰。因此,FAST科學研究與數據處理中心的建設,更加迫在眉睫。

▲▼ 「中國天眼」依山形而建。(圖/記者曾俊豪攝)

▲FAST科學研究與數據處理中心建成後將可解決「中國天眼」數據存儲問題。(圖/記者曾俊豪攝)

據悉,FAST科學研究與數據處理中心總投資約1.7億元人民幣,建築面積28000平方公尺,將分為兩大區塊,包含擬在貴安新區大學城建設的科學研究中心,以及位於平塘天文小鎮的數據處理中心。待計畫完成後,中國天眼將完成觀測、科研、數據三大完整科學研究框架,為長期運行下,海量數據的存儲和計算提供支持條件。

目前,貴安新區已聚集了蘋果、華為、騰訊等行業龍頭的數據中心,這些數據中心全部投用後,貴安新區的伺服器總數將達360萬台,完成貴州大數據產業最重要的一塊拼圖。

▲中國天眼截至三月底已完成年度任務目標1/3,發現認證過脈衝星114顆。(圖/翻攝新華網)

▲中國天眼截至三月底已完成年度任務目標1/3,發現認證過脈衝星114顆。(圖/翻攝新華網)

位於貴州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簡稱FAST),被外界稱做「中國天眼」。「中國天眼」至3月23日止,今年已完成觀測近1000小時,達全年觀測時長目標任務的三分之一,發現並認證的脈衝星達到114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