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30.2億立方米「南水進京」 水廠8座受益逾1100萬人

▲▼北京的水來自南方。(圖/翻攝自北京南水北調網)

白河倒虹吸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建築物。(圖/翻攝自北京南水北調網,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2014年12月27日,歷經了1276公里跋涉的丹江口水庫來水奔湧進北京,這三年,該地區累計收水30.2億立方公尺,水質始終穩定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類以上,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100萬。

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副主任、新聞發言人何鳳慈表示,30.2億立方公尺的進京江水中,有20.4億立方公尺用於自來水廠供水,約佔入京水量的7成;7.4億立方公尺存入大中型水庫和應急水源地(其中4.9億存入密雲、懷柔等水庫,2.5億存入密懷順等地下水源地);2.4億立方公尺用於替代密雲水庫補入中心城區河湖。

何鳳慈說,目前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基本沿西四環以及東、南、北五環建成了一條輸水環路,並建設了向城市東部、西部輸水的支線工程,以及密雲水庫調蓄工程,為中心城及城市副中心、房山、大興、門頭溝等新城打通了新的水源輸送通道。她說,未來,本市還將逐步修建第二條輸水環路,為中心城區人口、非首都功能疏解到遠郊區域提供資源條件。第二條輸水環路計劃沿六環新建河西幹線、南幹渠二期、東幹渠二期,在東側與京密引水渠相接。

何鳳慈介紹,目前北京接納南水北調來水的水廠共8座,包括第三水廠、第九水廠、郭公莊水廠、田村山淨水廠、309水廠、長辛店水廠、門頭溝城子水廠和通州水廠,日均取用南水220萬立方公尺,占城區供水總量的7成。南水北調供水範圍基本覆蓋中心城區以及大興、門頭溝、昌平、通州等部分區域。

何鳳慈透露,目前良鄉水廠、第十水廠基本具備供水條件,黃村水廠、亦莊水廠已經開工,石景山水廠、新機場水廠正在推進中,建成後將進一步提升供水保障度,讓更多市民喝上南水。

邯石段SG11、SG12最後工程。

▲▼北京的水來自南方。(圖/翻攝自北京南水北調網)

其中,亦莊水廠日供水能力50萬立方公尺,黃村水廠日是18萬立方公尺;石景山水廠日則為20萬立方公尺,新機場水廠日是25萬立方米。北京市南水北調辦主任孫國升表示,北京一直在推進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讓更多人受益。2018年將加快第十水廠、良鄉水廠的通水準備工作,加快亦莊、黃村、新機場水廠的建設進度。此外,從水源方面推動京冀地區的水系互聯互通,溝通北京和河北的南水北調配套工程。

有了充足的水源保障,北京市大規模開展自備井置換工程。近3年關停城區自備井330餘眼,新增90餘萬市民喝上市政自來水,飲水安全和水質更有保證。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到2020年底,自來水集團將完成1000餘個單位、小區的自備井置換工程,在中心城區及周邊公共供水管網覆蓋範圍、北京城市副中心,基本實現生活用自備井供水全部置換為市政供水。

何鳳慈介紹說,3年來,本市逐步關停自備井,壓採地下水超過3.8億立方公尺,有效遏制了地下水水位年均下降約1米和漏斗面積進一步擴大的趨勢。2015年底,地下水埋深與2014年末基本持平,僅下降0.09公尺;2016年地下水埋深首次出現回升,年末水位較2015年同比回升0.52立方公尺;截至今年10月末,地下水位較去年同期回升0.24立方公尺,較2014年同期地下水儲量增加2.3億立方公尺。

▼建成通水的京石段渠道。

▲▼北京的水來自南方。(圖/翻攝自北京南水北調網)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