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陳崇賢

陳崇賢

水壺只裝水不會髒?醫曝沒洗會長「這物」...病菌恐都吃下肚

喝水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水壺也成為不少人的外出必備品,如果只有裝開水,還需要每天清洗嗎?醫師強調,無論是塑膠或是不鏽鋼杯子,都要定期把水瓶刷洗和晾乾,否則容易長出「生物膜」,甚至將病菌吃進肚!

咳嗽=黴漿菌?醫:很多人開口就要抗生素 不改「恐癱瘓醫療現場」

近期許多呼吸道疾病的活躍,連「黴漿菌」感染也受到關注。但醫師強調,黴漿菌一直都存在,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吃「抗生素」,最近有不少人只要一咳嗽,到診間就開口要求檢驗有無感染,或只想拿抗生素服用。醫師擔憂,台灣黴漿菌的抗藥性已經很高,再這樣訓練下去,很快地第一線藥物無效,屆時全部擠到醫院「癱瘓醫療現場。」

求生沒水喝「可喝尿嗎?」醫給正解 1原因少進食

近年世界不平靜,許多天災人禍正在上演,人們也總是想方設法希望能加以防範,但若真的遇到危急情況,你學到的知識是正確的,且可以延續生命的嗎?有醫師分享,很多人來詢問,萬一「在野外沒水時,到底能不能用尿液當作水份來源?」對此,醫師強調,短期救急喝個一兩次還可以,但還是要盡快找到水源。

毛巾「別再借用一下」!醫勸:出現1狀態該換了 放浴室不洗=養細菌

你都多久換一次毛巾?上次清洗又是什麼時候呢?醫師指出,近期病毒性腸胃炎肆虐,要特別提醒大家注意毛巾的使用習慣,雖然生活並非無菌室,但是能減少微生物的量就盡量減到最低,像是每兩天就清洗一次毛巾,至少1年換一條全新的,或是根據使用習慣,發霉就該丟了。

水沒喝完…裝瓶子5天「細菌比馬桶多」!醫曝口腔有4情況更噁

近日天氣炎熱,加上環保意識抬頭,許多人出門在外都會自備水壺以隨時補充水分,倘若沒喝完,看著瓶內清澈透明的水,為避免浪費捨不得倒掉,會放到隔天繼續喝,但此舉看在醫師眼裡竟藏致病危機。耳鼻喉科醫師陳亮宇解釋,就口的水瓶應天天清洗,放在室溫5天,殘存的細菌恐比馬桶還多。

水杯天天用!手一摸「黏黏滑滑」…醫曝真相勸:要定期清洗+晾乾

為了定時補充水份,許多爸媽會替小朋友們準備水壺、水杯,或是上班族習慣在辦公室放個杯子方便使用。不過,醫師提醒大家,記得先把水壺拿出來刷洗,若摸起來有滑滑黏黏的感覺,可能就是由微生物構成的「生物膜」,一定要記得清洗乾淨並晾乾,若有致病菌在裡頭,恐導致身體出狀況。

爬山「鐵腿」…痛到走不了!醫授3招可預防:超過1週沒好恐出問題

許多人藉由爬山作為假日的休閒活動,但隔天常發生「鐵腿」,痛到連樓梯都無法好好走。對此,醫師陳崇賢分享肌肉痠痛的2種成因,並教大家如何緩解不適。他也提醒,如果症狀超過1星期未緩解,可能出現韌帶撕裂傷等問題,一定要就醫診治。

爬山傷膝蓋?醫3點揭真相「受傷風險狂飆」急勸:別越級打怪

常聽到老年人提醒,「爬山傷膝蓋啦,等你到我這個年齡就知道」。但醫師陳崇賢則說,許多人擔憂膝蓋因為爬樓梯等動作,老了容易退化,不過,膝蓋就是設計來彎曲、緩衝的,且「不運動更傷膝蓋」。他也說,許多人爬山受傷其實是因為某些習慣造成,如背負過重等。

去完海邊爆癢!醫曝「寄生蟲滲皮膚」害的...2狀況=別抓了快就醫

有時候在海邊玩,起來後感覺皮膚有被人搔癢的感覺,可能是寄生蟲的幼蟲鑽進皮膚裡了!家醫科醫師陳崇賢表示,「游泳者搔癢」主要是我們的皮膚因寄生蟲滲入,導致皮疹產生。他建議,搔癢可能在一段時間後就消失,但遇到2狀況時應就醫,以免情況惡化。

滿腿紅豆冰!醫曝防蚊液「1成份」秒驅蟲...跳蚤、蒼蠅全Bye

現在天氣熱,只要外出就容易被小黑蚊叮得滿頭包,防蚊液該怎麼挑選才好?家醫科醫師陳崇賢認為,挑防蚊液「1成份」很重要,作用時間比較長,對於常跑戶外、喜歡登山的朋友,算是最佳選擇。

防疫在家狂追劇!醫勸看平板「少躺床上」...3姿勢不良害頭痛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日益嚴峻,許多人在家上班或行自主健康管理,家醫科醫師陳崇賢呼籲,不管是防疫期間宅在家,或是被放無薪假,都不要躺在床上用手機跟平板。若常期躺床,3種姿勢不良情況會導致頭痛、肩頸緊的狀況產生。

露趾鞋=指甲外翻!醫曝「5炸腳鞋款」藏危機...底太厚當心腳踝爆

之前常聽說,穿夾腳拖走路,對於足踝部、膝蓋和身體肌肉骨骼痠痛佔很大的因素,其實涼鞋也是。一雙設計精美的涼鞋,可能對足弓、腳趾造成很大的壓力,並不適合久穿。家醫科醫師陳崇賢於粉絲團分享美國足病醫學協會的衛教資料,說明各種涼鞋可能發生的足部風險及處理方法,建議與其挑好看的涼鞋,不如依舒適度選擇才是。

打呼超大聲!醫曝「3問題」辨呼吸中止症高危險群...側睡有助改善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常見的睡眠障礙之一。不過最近有兩個公司的廠護,都跟我說她們有睡眠呼吸中止,其中一位還已經使用正壓呼吸器治療,才真的很有感⋯⋯原來那麼多人有這樣的問題呀!根據研究,北美大約有「15~30%的男性」及「10~15%的女性」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只成年人會產生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兒童、青少年也可能產生這種困擾;研究指出,在「1~5%的兒童」,患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且以「2~6歲」最常見。

腋下全濕好尷尬!醫揭「6方法」止多汗症...你也常嚇壞旁人?

夏天到了,你也覺得汗流超多的嗎?在醫院的時候,可能這類的病人都直接去找皮膚科了,在住院醫師和主治醫師期間,沒看過幾個,到了基層才發現,原來比我想像中的多,而且偶而還會遇到幾個是次發性的多汗症。今天就來談談多汗症吧!

呼吸道、皮膚全是毒!美甲師當心「6大化學溶劑」入侵...2招自保

有個懷孕的媽媽來看診,因為咳了一陣子了,就問到生活中有沒有什麼粉塵或有機溶劑的暴露;結果沒想到職業是美甲師,她也很擔心工作中所接觸到的化學品,會不會對小孩造成影響。

爬樹促腦部發展!醫曝孩童「攀樹10大好處」...你也跟上潮流了?

最近爬樹正熱,你家的小朋友也爬樹了嗎?因為少子化的關係,現在很多家長都十分保護小孩子,可能連樹都不能爬,理由就是「危險」!然而,爬樹是人類演化中的天性,是生存必需的技能;從遠古時代,為了躲避危險(洪水、猛獸),就需要爬到樹上;為了採集樹上的果實,同樣需要爬樹;為了偵查附近的情況,爬到樹上也是個好選擇。

挖耳也可能感染!醫授「3招」防外耳炎...愛游泳的人更要當心

夏天到了,游泳的人也變多了,雖然我們診所不是耳鼻喉科診所,偶爾還是會看到國外俗稱「游泳者耳朵」(Swimmer's Ear)的「外耳炎」 (Otitis Externa)。接下來就從幾個方向來了解這個疾病吧!

喝了狂拉!醫曝膳食纖維「吃這量就夠」...你也常跑廁所嗎?

市面上經常有各式纖維飲品,例如高纖豆漿、高纖綠茶等,你也是喝了就「有感覺」的人嗎?家醫科醫師陳崇賢在粉絲團分享,自己屬於每喝肚子必絞痛、甚至拉肚子的人,這其實和飲品所添加的膳食纖維有關。現在他就要來讓大家了解什麼是膳食纖維,還有每天需要攝取的量,一起來看看吧!

進冷氣房頭暈!醫教3招減緩「溫差不適」...喝冰飲也要小心

最近夏至剛過,大家應該都感受到暑氣逼人了吧?在外面走個10分鐘,就想躲進有空調的地方。不過,前兩天臨場服務時,才遇到有員工因為溫度變化,而產生不適,跟大家分享,了解原因,以避免相同狀況產生。

帶小孩玩水依賴「游泳圈」更危險! 遵守11點泳池安全防溺

帶小朋友到泳池玩耍,套上游泳圈就安全了嗎?夏天戲水季到來,家醫科醫師陳崇賢在臉書分享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並歸結出泳池安全11大要點,提醒父母「不要以為套了充氣的圈圈,就不會溺水」,並多鼓勵孩子學游泳,才能降低溺水風險。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