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隔30年!新海研1號完成跨國首航帛琉 研究氣候變遷與地震機制

▲▼間隔30年後,新海研1號完成歷史跨國首航帛琉,研究氣候變遷與地震機制。(圖/詹森提供)

▲間隔30年後,新海研1號完成歷史性跨國首航帛琉,圖為研究人員與我駐帛琉大使館公使及三等秘書在帛琉碼頭新海研1號前合影。(圖/詹森提供)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台大海洋所管理下新海研1號,日前完成首次跨國首航友邦帛琉,距離上次海研1號訪問關島已相隔近30年。這次為期24天、共2800多浬的航程,台大指出,主要執行國科會補助計畫與台美合作的第一、二島鏈之間渦旋與海氣交互作用實驗,除進行黑潮、北赤道洋流、海洋渦旋觀測外,也施放探空氣球,進行全程空氣品質監測、降雨記錄及雲層資訊,將有助於提升對西北太平洋大氣環境了解,以及研究海床地震運動和海嘯之間能量傳達的物理機制。

2020年交船的新海研1號,是由科技部(現國科會)打造的全新三艘國家海洋研究船中最大型,現由台大委派海洋所營運管理。新海1號以大氣與海洋聯合觀測為主,能進行中光層及海底生物等研究。這次新海研1號在台大海洋所特聘教授詹森、教授楊穎堅等人帶領下,3月25日從高雄港出發,歷經12天航程抵達友邦帛琉,停留3天訪問之後再返回高雄,也是新海1號的首度跨國長途航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科會表示,新海研1號本航次前後26天、2800浬航程,除台美合作,主要執行國科會補助「航向藍海中程綱要計畫」、「黑潮與紊流交換實驗計畫」以及「西菲律賓海海床運動觀測計畫」的聯合航次。這次任務除了進行逆時針渦旋、黑潮、北赤道洋流的觀測外,也協同台大大氣系研究團隊定時施放探空氣球,並透過加裝的大氣科儀設備,進行全程空氣品質監測、降雨記錄及雲層資訊。

▲▼間隔30年後,新海研1號完成歷史跨國首航帛琉,研究氣候變遷與地震機制。(圖/詹森提供)

▲參與研究團隊的台大大氣系學生,為探空氣球充氣及安裝無線電傳送氣象儀器。(圖/詹森提供)

國科會說明,這次26天航次所收集的各項資料,將有助於提升對西北太平洋大氣環境、海洋中尺度渦旋及海洋次中尺度動力過程的了解,改善大尺度海洋預報模式的模擬結果;透過西菲律賓海盆地海床變形量、水深、重力和底質剖面等地球物理調查,研究海床地震運動和海嘯之間的能量傳達的物理機制。

參與這次任務的台大海洋所教授詹森表示,這次航行到帛琉友邦,不僅是新海研1號的跨國長途處女首航,也是退役的海研1號在1994年11月28日至12月29日訪問關島後,新海研1號的跨國處女首航,相隔近30年,在大家通力合作與國科會副主委林敏聰大力支持下,順利完成這次壯舉。

▲▼間隔30年後,新海研1號完成歷史跨國首航帛琉,研究氣候變遷與地震機制。(圖/詹森提供)

▲學生體驗從3000公尺深收集上來的2度海水水溫。(圖/詹森提供)

至於未來新海研2、3號研究船,是否也會航行至其他國家。國科會表示,將參考新海研1號的帛琉航次經驗,在完善國際航程準備度的前提下,適時規劃周邊國家的合作航次。

▲▼間隔30年後,新海研1號完成歷史跨國首航帛琉,研究氣候變遷與地震機制。(圖/詹森提供)

▲新海研1號完成歷史跨國首航帛琉,圖為布放水下滑翔觀測儀Seaglider。(圖/詹森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