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菜能吃嗎? 醫列4觀念:確保加熱到足夠高的溫度

▲飯菜。(圖/Pexels) 

▲「隔夜菜」有4大觀念要留意。(示意圖/取自Pexels)

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近來爆出「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衛福部昨晚間舉行記者會,指出死者體內有驗出「米酵菌酸」,應是致命原因。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表示,米酵菌酸不會因洗滌、烹飪就被破壞,所以要避免吃存放在不當環境的澱粉發酵食品。對此,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也整理出4個關於隔夜菜的基本觀念。

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表示,米酵菌酸是罕見毒素,由唐蒼蒲伯克氏菌產生,該菌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特別是椰子和玉米,在「攝氏溫度22至33度」和「中和pH值」的環境中會迅速增殖,產生大量的米酵菌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秀梅指出,由於米酵菌酸不會因為洗滌、烹飪就被破壞,所以要避免食用存放在不當環境的澱粉發酵食品,也要注意食品儲存溫度,不要食用過期食品。

蔡明劼透過臉書粉專「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發文表示,之前有人詢問他,若加熱隔夜的飯菜,營養素會不會流失?他直言「三大營養素當然是不會流失的」,但水溶性維生素確實會有部分流失,只是程度不易評估。

不過比起營養素的問題,蔡明劼認為大家更應該注意隔夜菜的衛生,並列出4個基本觀念:

1.冷藏保存:盡快將剩餘的飯菜冷藏起來,不要放置在室溫下太久。例如米飯放在室溫超過2小時以上,容易有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造成食物中毒。

2.冷凍保存:如果要保存比較多天,像是一次準備一個禮拜分量的便當,那隔天的便當放冷藏,其他的就放冷凍,更能防止細菌生長,但也不要冷凍太久。

3.加熱溫度:確保將飯菜加熱至足夠高的溫度,建議在攝氏75度以上,以確保能殺死殘留的細菌。

4.食用時間:加熱後也要盡快食用,避免再度長時間放置。如果聞起來或吃起來有異味,就不要太節儉了,趕快丟掉。

本文經「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授權引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