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讓你再看我三千年 台南安平燈區部分藝術作品將長置園區

▲台灣燈會即將於3月9日劃下完美句點,其中被藝術家林鴻文稱為是「可存放三千年」的作品《在歷史紋繪中聽見》,由宇建形象有限公司以耐候鋼材料製作設計等4件作品,將繼續保存在原地。(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台灣燈會即將於3月9日劃下完美句點,其中被藝術家林鴻文稱為是「可存放三千年」的作品《在歷史紋繪中聽見》,由宇建形象有限公司以耐候鋼材料製作設計等4件作品,將繼續保存在原地。(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台南報導

台灣燈會將於3月9日劃下完美句點,安平燈區以獨特靜謐藝術氛圍,成功將安平港區打造出另類風格廣受好評,隨著燈會即將結束,安平燈區18件作品也將各有不同歸屬,其中被藝術家林鴻文稱為是「可存放三千年」的作品《在歷史紋繪中聽見》,由宇建形象有限公司以耐候鋼材料製作設計等4件作品,將繼續保存在原地,永遠記錄這段美好歲月。

▲台灣燈會即將於3月9日劃下完美句點,其中被藝術家林鴻文稱為是「可存放三千年」的作品《在歷史紋繪中聽見》,由宇建形象有限公司以耐候鋼材料製作設計等4件作品,將繼續保存在原地。(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此次安平燈區共計規劃18件創作,有別於主燈區富麗堂皇的氛圍,結合林默娘公園地景,各具特色巧思的設計及媒材,展現台南河海港豐富底蘊,也相當受到歡迎。由於林默娘公園原本就是市民重要休憩場所,在市長黃偉哲指示下,作品於設計之初,就考慮到燈會之後要為市民留下幾件作品,見證這段河岸時光,經過多方評估,目前已擇定燈會作品《在歷史紋繪中聽見》、《被移植的生命》、《記憶底的顯像》與《乘風遠揚》等4件作品。

▲台灣燈會即將於3月9日劃下完美句點,其中被藝術家林鴻文稱為是「可存放三千年」的作品《在歷史紋繪中聽見》,由宇建形象有限公司以耐候鋼材料製作設計等4件作品,將繼續保存在原地。(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台南市文化局介紹,作品《在歷史紋繪中聽見》以獨特的耐候鋼材料製作,述說人們在歷史遷演中,生命在這塊土地不斷循環,有斷裂也有接續。作品光的多種演色光譜,也象徵著多元文化的萬般變化及文化積累的堅韌之姿。劉國滄與李維睦兩位藝術家的作品《乘風遠揚》在考量環境、地方記憶,並結合舞台設計與劇場藝術的專業後,希望帶領每位觀者重回四百年前的安平,整體結構以箱型風箏為基礎,透過風力與被吹動的葉片,強調台灣船船帆的動感形象,也寓意著台江內海的過去與如今的滄海桑田。

▲台灣燈會即將於3月9日劃下完美句點,其中被藝術家林鴻文稱為是「可存放三千年」的作品《在歷史紋繪中聽見》,由宇建形象有限公司以耐候鋼材料製作設計等4件作品,將繼續保存在原地。(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文化局也補充,作品《記憶底的顯像》由國際知名印尼裔荷蘭藝術家Dodog Soeseno製作,藝術家以古城堡共有的圈拱做為連結印荷兩地的符號,圈拱形象的延續也隱喻著時間最終得跨越不同時間單位延伸與蔓延,傳達與呈現美麗、莊嚴、安全、和平的畫面與訊息;《被移植的生命》由來自客家與卑南不同族群背景的饒愛琴、伊命.瑪法琉兩位藝術家攜手創作,由一棵被移植的樹以及兩側生長的樹根形象,喻示文化、思想與族群能跨越了時空、慢慢生根,適應新生之地;10顆圓球則象徵飽滿的生命果實互相連結,傳達這片土地即便充滿遷徙與被殖民的生命史,仍能長出自己的根,開出自己的花,象徵台南古都豐厚的文化根基。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