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畫作奪藝術大獎⋯作者卻無版權!「爭議之作」來台展出

▲▼爭議之作《歌劇院空間》(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來台展出。(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AI生成爭議之作《歌劇院空間》來台展出。(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ChatGPT問世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散至各行業,「AI人工智慧」也竄升為Google的年度關鍵字,我們跟AI之間的關係和界線到底如何發展?台北當代藝術館趁勢推出「你好,人類!Hello, Human!」年度大展,透過AI與當代藝術對話,探索這個難題;其中還包括先前利用AI生成、拿下藝術大獎引發爭議的作品《歌劇院空間》也來台展出。

▲▼台北當代藝術館大展「你好,人類!Hello, Human!」自1月27日~5月12日展出。(圖/記者林育綾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當代藝術館大展「你好,人類!Hello, Human!」,探索AI與人類之間的複雜關係。(圖/記者林育綾攝)

「你好,人類!Hello, Human!」自1月27日~5月12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由策展人林欣傑、蔡宏賢共同策劃,在AI和人類的關係、界線逐漸模糊的時代,匯集國內外16組重量級藝術家,透過作品探索AI與人類之間的複雜關係。

▲▼台北當代藝術館大展「你好,人類!Hello, Human!」自1月27日~5月12日展出。(圖/記者林育綾攝)

▲AI生成的《歌劇院空間》拿下藝術大獎,創作者卻無法擁有版權。(圖/記者林育綾攝)

其中一件有名的爭議之作《歌劇院空間》,是藝術家Jason M. Allen透過AI生成圖像來創作,在2022年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數位藝術類比賽中獲得首獎;不過當時也引發高度爭議,原因是作者申請版權時被拒絕,他向法院一來一往提出文件辯論,依然失敗,讓作品無法受到著作權保護。

雖然沒有讓他如願,但他的委託律師與法院往來的文件,辯論內容涉及科技、創意、智慧財產權的複雜性,相當精彩,因此這次《歌劇院空間》作品和申請版權過程的文件,也都來台展出。

▲▼日本新媒體藝術界最代表性的藝術家真鍋大度(Daito Manabe),展出《AI 不是藝術》雙頻道錄像裝置作品。(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AI 不是藝術》雙頻道錄像裝置作品,以好萊塢員工對抗AI罷工事件為題。(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其他作品也十分有看頭,包括日本新媒體藝術界最代表性的藝術家真鍋大度(Daito Manabe),展出《AI 不是藝術》雙頻道錄像裝置作品,以好萊塢員工對抗AI罷工事件為題,真鍋透過作品,試圖預測未來娛樂產業和文化的演變,同時提出在一切都被AI替代的時代中,人類還能扮演什麼角色。

▲▼台北當代藝術館大展「你好,人類!Hello, Human!」自1月27日~5月12日展出。(圖/記者林育綾攝)

▲《刪不了的符號》系列作品,是藝術家孫詠怡蒐集「微博」上被審查的資料創作。(圖/記者林育綾攝)

《刪不了的符號》系列作品,是藝術家孫詠怡(Winnie Soon)於2023年獲得「林茲電子藝術獎」金尼卡獎的重要之作,探討涉及「權力不對等」的數位基礎設施對文化的影響。

孫詠怡蒐集了「微博」上受審查並被刪除的文本資料為素材,一部分以影像呈現被消失的字元所留下無聲且空白的畫面;一部分則是被審查的貼文,集結成厚達2千多頁的紙本,供觀眾翻閱,反思被審查制度打壓下未被聽見的聲音,以及在文化層面上的影響。

▲▼台北當代藝術館大展「你好,人類!Hello, Human!」自1月27日~5月12日展出。(圖/記者林育綾攝)

▲《刪不了的符號》系列作品,是藝術家孫詠怡蒐集「微博」上被審查的資料進行創作。(圖/記者林育綾攝)

▲▼台北當代藝術館大展「你好,人類!Hello, Human!」自1月27日~5月12日展出。(圖/記者林育綾攝)

▲被審查的貼文,集結成厚達2千多頁的紙本,供觀眾翻閱。(圖/記者林育綾攝)

2023年獲頒日本首屆人工智慧藝術賽(AI Art GrandPrix)大獎、日本藝術家松尾公的2件作品,此次也來台展出。他以人工智慧技術,重新生成過世妻子的演唱聲音及影像,創作《妻音源Torichan 歌唱 Desperado》;展場也播放另一件持續運用各式AI程式,製作以妻子為主角的音樂影片《星沉願望夜》,呈現他跨越生命與時空,持續與妻子相互對唱的場景。不過該作品也讓部分觀眾表示,「一開始很感動,後來很恐怖。」

▲▼台北當代藝術館大展「你好,人類!Hello, Human!」自1月27日~5月12日展出。(圖/記者林育綾攝)

▲亞洲創作團隊江戶未來世(Hello Edo!),展出《屋台系列》AI生成作品。(圖/記者林育綾攝)

亞洲創作團隊江戶未來世(Hello Edo!),展出《屋台系列》AI生成作品,畫面中融合浮世繪藝術的風格,將未來生物、性別、機械科技、神佛鬼怪、人工智慧和賽博格等元素交融,打造充滿復古、未來與奇幻的異世界。

▲▼《貴族貓宮》想像AI來當寵物保姆,打造一座貓咪天堂。(圖/Blast Theory/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貴族貓宮》想像AI來當寵物保姆,打造一座貓咪天堂。(圖/Blast Theory/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貓奴也能想像,AI未來成為「寵物保姆」的情況會如何?英國知名的互動團體「爆炸理論」(Blast Theory),帶來作品《貴族貓宮》,實驗3隻貓咪與人工智慧共存於一個房間,利用AI運算打造一座貓咪天堂,試圖探討人工智慧對動物行為、福利的影響。

▲▼台北當代藝術館大展「你好,人類!Hello, Human!」自1月27日~5月12日展出。(圖/記者林育綾攝)

▲《適當的反應》用AI來生成「箴言」。(圖/記者林育綾攝)

而被譽為「人工智慧藝術先鋒」的藝術家馬里奧.克林格曼(Mario Klingemann),帶來作品《適當的反應》,用AI來生成「箴言」。他打造一座翻牌式壁掛顯示板,只要有人跪在前方的木製跪台,顯示板就會顯示一句短語,這些短語是由AI神經網絡撰寫,每句獨一無二、不會重覆,生成出看似具「箴言」的文字;藉此也探討,實際上無論箴言來自何方,都是由人類賦予它意義。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