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投入台灣傳統工藝!織夢傳承纏花工藝 創新重現百年之美

▲▼纏花,工藝,即新聞,酢漿草的超能力,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圖/取自影片)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回顧台灣過去到現在百年歷史,留下繽紛多樣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工藝品,彌足珍貴的百年工藝見證古往今來。隨著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合後,台灣百年歷史的纏花工藝傳承不易,推動傳統工藝與帶動社區共好成為文化傳承的重要顯學,即新聞節目「酢漿草的超能力」特別邀請投身纏花工藝的大學教授羅彩雲老師,分享創立品花學品牌的心路歷程,快跟著來到彰化永靖的小編蛇令一起認識極具傳承意義的纏花藝術。

▲▼纏花,工藝,即新聞,酢漿草的超能力,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圖/取自影片)

▲▼纏花,工藝,即新聞,酢漿草的超能力,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圖/取自影片)

曾在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系任教,並擔任系主任的羅彩雲老師,在校時即推動纏花工藝,2022年回到家鄉永靖,一頭栽進色彩繽紛的纏花世界。纏花是台灣傳統的一種民間工藝,是用絲線、紙片一起纏繞而成的花,纏花是結婚的時候新娘和女性長輩頭上配戴的髮飾,在閩南和客家族群的傳統婚禮中都可見到,閩南叫做春仔花,每一種花都有不同的意思,新娘頭上戴的纏花有石榴,象徵多子多孫的意思,長輩或是媽媽戴康乃馨的款式,媒人配戴梅花的款式。不過隨著婚禮儀式西化,加上塑膠花、布花大量生產,讓纏花工藝在台灣社會逐漸式微,也面臨傳承危機。

▲▼纏花,工藝,即新聞,酢漿草的超能力,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圖/取自影片)

一心想將台灣傳統工藝發揚到國際的羅彩雲,在學校時經常與外國人士交流,覺得將台灣工藝品當成禮品更有意義,因此,離開大學後來到宜蘭學習傳統的纏花工藝,並成立手作文創品牌「Hinka品花學」,以多元的方式推廣纏花,除了把作品放在網路商店上販售,更將纏花創作寫成論文發表在國內外期刊、參加紅點設計獎等國際交流方式,將台灣手作職人的技術和知識傳遞出去,讓更多人都能體會工藝之美,也能感受手作溫度。

▲▼纏花,工藝,即新聞,酢漿草的超能力,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圖/取自影片)

除了推廣到國際,也持續在台灣將纏花工藝發揚光大,羅彩雲同時進入社區學校教纏花工藝,品花學的品牌精神就是帶大家賞花、玩花、作花,羅彩雲在福德國小教志工媽媽一起玩纏花,結合彰化永靖在地的盆景藝術,利用園藝栽培時剪枝所剩的農業廢材,以果苗嫁接手法的概念,和纏花工藝結合,搭配永靖苗木之鄉重點產業,推動傳統工藝和帶動社區共好,創作出獨一無二、永遠不會枯萎凋謝的纏花盆景,擺放在家裡可以替居家生活增添綠意和裝飾

▲▼纏花,工藝,即新聞,酢漿草的超能力,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圖/取自影片)

福德國小卓鴻賓校長提到「纏花不只是一項藝術,更是社會文化與社會歷史的一個表徵,因為羅彩雲老師讓師生們了解台灣民間珍貴又精美的傳統手工藝,同時也很感謝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為福德國小興建一座靜思閱讀書軒,讓孩子們可以在這盡情學習、展現他們的未來,將纏花傳承下去也是福德國小樂見其成的事,所以我們也會持續提供場地,並協辦纏花相關活動,全力支持!」

▲▼纏花,工藝,即新聞,酢漿草的超能力,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圖/取自影片)

▲▼纏花,工藝,即新聞,酢漿草的超能力,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圖/取自影片)

纏花在以前被當作傳家寶的手工藝,不會傳給外人,羅老師在這邊開班授課,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纏花,一起學習的志工媽媽覺得纏花很特別又漂亮,準備的材料不多,製作方式也不難,做出來的成品都很精緻可以當成禮品,都認同學到這項工藝特別有意義,來一趟彰化永靖可以感受到羅彩雲推廣纏花不遺餘力,將台灣傳統工藝技術結合現代美學,讓纏花走進更多人的生活中,也開出更繽紛燦爛的新面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