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墓碑」悼3位死者!虛擬替身限時復活57天 北師美術館展出

▲▼北師美術館「酷共生」展覽在7月22日~9月17日展出,探索人類如何與其他生命展開相互依存的共生練習。(圖/記者林育綾攝)

▲北師美術館「酷共生」展覽作品中,〈#迎靈者〉打造了3個「數位墓碑」。(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人類」與其他物種的關係是什麼?北師美術館近來推出「酷共生」展覽,邀請11組不同背景的藝術家,透過不同領域創作,探討依存關係和共生提案。其中李紫彤的作品〈#迎靈者〉打造了3個「數位墓碑」,悼念受到國家暴力而死去的亡者,並邀請寫手細讀亡者的生命故事後,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經營亡者的臉書虛擬帳號,彷彿讓他們「限時復活」,將於7/22~9/19展出。

▲▼北師美術館「酷共生」展覽在7月22日~9月17日展出,探索人類如何與其他生命展開相互依存的共生練習。(圖/記者林育綾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師美術館「酷共生」展覽,探索人類如何與其他生命展開相互依存的共生練習。(圖/記者林育綾攝)

▲▼北師美術館「酷共生」展覽在7月22日~9月17日展出,探索人類如何與其他生命展開相互依存的共生練習。(圖/記者林育綾攝)

「酷共生」由策展人林承緯策劃,展覽邀請11組背景不同的藝術家創作,橫跨建築、生物工程、醫學等不同領域。其中李紫彤的作品〈#迎靈者〉,一路從2樓延伸至3樓;在2樓搭建了3座數位墓碑,悼念了3位因為國家暴力、不公義而受害的亡者。

▲▼北師美術館「酷共生」展覽在7月22日~9月17日展出,探索人類如何與其他生命展開相互依存的共生練習。(圖/記者林育綾攝)

▲▼〈#迎靈者〉延伸至3樓,可看到3個螢幕,展示寫手在搜集亡者資料、想像死者生命觀的過程。(圖/記者林育綾攝)

▲▼北師美術館「酷共生」展覽在7月22日~9月17日展出,探索人類如何與其他生命展開相互依存的共生練習。(圖/記者林育綾攝)

數位墓碑上頭有電線,一路延伸至3樓,循線上樓,可看到連接了3張螢幕,分別在3張課桌椅上展示。她邀請世界各地的朋友,分享因國家暴力而過世的親友的生命故事;接著,邀請另一批不同國籍、文化、性別、性向的「寫手」,透過瞭解這些故事並爬梳資料後,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替這些死者經營臉書虛擬替身帳號,彷彿召喚這些亡靈「暫時復活」。

這些過世的人對大眾來說多半默默無聞,像是一位雲林人坤林,1925年生,因為參與農民運動,被官方以顛覆政府為由槍決,卒於1952年,得年27歲。另一位是出生1987年的美國的跨性別者卡洛斯托雷斯,因為性別身份而被警察以吊刑濫殺,死於28歲的生日,警方還佯稱他是用自己的鞋帶上吊自殺。第三位則是烏克蘭人安德烈魯夫,是一名詩人、作家、科學家,去年(2022)4月在俄烏戰爭喪生。

▲▼北師美術館「酷共生」展覽在7月22日~9月17日展出,探索人類如何與其他生命展開相互依存的共生練習。(圖/記者林育綾攝)

▲▼寫手透過亡者親友提供的故事,加上自己搜集、爬梳資料,讓亡者復活。(圖/記者林育綾攝)

▲▼北師美術館「酷共生」展覽在7月22日~9月17日展出,探索人類如何與其他生命展開相互依存的共生練習。(圖/記者林育綾攝)

在〈#迎靈者〉展示的檔案中,邀請寫手們分享為何選擇這位人物書寫的原因,並想像他們在面對死亡時的心態、面對生命最後一刻的想法,也寫下這位人物生前喜愛的食物、歌曲、怪僻等,並想像要是他們能復活79天,可以任意穿梭空間,會想做些什麼?

林承緯也說,讓不同國籍、文化、性別的人,來想像並扮演這些亡者,替他們發出聲音,是一件很困難也充滿挑戰的事情,也呼應展覽中的「酷兒」元素。這些亡者會在7/22~9/17的期間,透過3個虛擬帳號,限時57天於北師美術館「復活」。

▲▼北師美術館「酷共生」展覽在7月22日~9月17日展出,探索人類如何與其他生命展開相互依存的共生練習。(圖/記者林育綾攝)

▲藝術家莊志維的〈直立優勢性〉,希望破除人們凡事要追求「最好」的想法。(圖/記者林育綾攝)

除此之外,藝術家莊志維的〈直立優勢性〉,也是從2樓延伸到3樓展場的作品。作品要探討人類經常在造林、造景時,經常會篩選特定性狀的樹木,像是越筆直、越少分支越好。

莊志維取得一批常用來作為園藝造景的烏心石樹苗,一路從美術館1樓依序排到3樓,一棵棵樹苗彷彿成了排列整齊的軍隊,看似一樣,其實每一株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藉這作品反映出物種或人被「馴化」的狀態,也希望破除人們凡事要追求「最」如何的想法。

莊志維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說,自己感觸很深是像在學校,默默有一套評分機制,來決定學生或作品的優劣排名;但他認為,不應該這樣來決定誰是「最」好、「最」優秀,每個都是獨立的個體,所謂的「最」不一定是最好的、最直的,也可能是最合適的,也不該是由單一的人或特定群體來決定。

不過這社會也有所謂的小圈圈、集體點讚等情況,這些快速的行為卻默默決定了一些事情,很可能此刻某個人事物被「拱」上去,但到了另一個群體又被推翻了,這現象在社群、選舉上都能看見。

▲▼北師美術館「酷共生」展覽在7月22日~9月17日展出,探索人類如何與其他生命展開相互依存的共生練習。(圖/記者林育綾攝)

▲一棵棵樹苗彷彿成了排列整齊的軍隊。(圖/記者林育綾攝)

而藝術家吳思嶔創作〈山羌模仿術〉,探索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行為轉譯。由於「山羌」是哺乳類動物最底層,影視作品呈現原住民獵人如何穿越獸徑,讓自己模仿、成為山羌;也邀請一位動物溝通師解讀當時山羌的感受。

▲▼北師美術館「酷共生」展覽在7月22日~9月17日展出,探索人類如何與其他生命展開相互依存的共生練習。(圖/記者林育綾攝)

▲吳思嶔創作〈山羌模仿術〉。(圖/記者林育綾攝)

而周圍的裝置藝術則圍繞一圈土壤,吳思嶔說,土壤是自然界中的「訊息看板」,包括腳印、糞便、被動物挖摳的洞⋯等,都能判斷出地理環境和生態狀態。他也用陶塑來製作動物的糞便,相當有趣。

▲▼北師美術館「酷共生」展覽在7月22日~9月17日展出,探索人類如何與其他生命展開相互依存的共生練習。(圖/記者林育綾攝)

▲吳思嶔說,土壤是自然界中的「訊息看板」,包括腳印、糞便⋯等,都能判斷出環境的生態狀態。(圖/記者林育綾攝)

其他作品還包括劉玗的〈珍奇櫃〉;狸貓換的〈紫待〉、〈紫待〉、〈房波〉;顧廣毅的〈酷兒白蟻計畫〉;張辰申的〈肉身計畫:偏差愛好者〉;還有蘇琬婷、葉采薇、徐顥芸、張立曄的繪畫作品等。

▲▼北師美術館「酷共生」展覽在7月22日~9月17日展出,探索人類如何與其他生命展開相互依存的共生練習。(圖/記者林育綾攝)

▲北師美術館「酷共生」展覽在7月22日~9月17日展出,探索人類如何與其他生命展開相互依存的共生練習。(圖/記者林育綾攝)

「酷共生」提出,人類身上的細胞,本身就是2種以上生物共存下的產物,透過11組作品探討,在生態系中面對不同生命的種種差異,如何與其他個體展開相互依存的共生練習。展覽將於7月22日~9月17日,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展出。

酷共生
展期|2023年7月22日~9月17日
時間|週二到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地點|北師美術館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