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太管處新書出版 太魯閣峽谷獨特植物生態大揭密

▲▼新書發表會。(圖/太管處提供,下同)

▲▼太管處舉行《山海風雲-太魯閣植物生態》新書發表會。(圖/太管處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台灣位於東亞地區溫帶與熱帶生物圈的交界,東北季風、西南氣流和颱風在此與地形相遇,創造出雨水豐沛利於植物生長的環境,而太魯閣國家公園東臨太平洋、西接中央脊梁山脈、南緣木瓜溪流域、北以南湖山稜為屏之氣勢,構築了獨特的生態系,面積92000公頃,為台灣陸域面積第二大之國家公園。

▲▼新書發表會。(圖/太管處提供,下同)

▲《山海風雲-太魯閣植物生態》封面。

太魯閣地區億年來的3次造山運動,以及立霧溪流水的不斷侵蝕作用,造就今日聳入天際的高山、壯麗的峽谷和陡直屹立的驚艷絕壁。在這樣的遺世環境裡生存的生物,其繁衍受到地形、地勢與氣候的各種條件影響,尤其以植物族群影響最甚,導致太魯閣地區有非常多的特有植物,以及許多的獨特生態故事。

▲▼新書發表會。(圖/太管處提供,下同)

作者陳添財博士導讀。

這樣的生態現象儼然是一部生態上的編年史,揭露了台灣島以及太魯閣地區過往千百年的植物風雲,太管處特別邀請在太魯閣地區鑽研植群生態並累積研究資料超過30年的植物學者陳添財博士,透過野外調查及文獻整理,並親自拍攝各式照片,以圖文並茂及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說太魯閣獨特的植物故事。

▲▼新書發表會。(圖/太管處提供,下同)

作者陳添財博士簽書。

書中非常有特色的故事,如台灣十景蘇花海岸的臨海峭壁上,共同存有熱帶至涼溫帶的植物相,短距離的植物族群差異在台灣本島甚至全球都是罕見,以緯度跨距來說明,相當於地球5千公里以上的平面距離;太魯閣內還有一個由峽谷和立霧溪南北兩側高聳山脊所建構的封閉地形—內太魯閣地區(綠水、洛韶),地形的阻隔產生類似島嶼隔離的效應,加上冬季乾冷的氣候,造就獨特的植物生態;最後還有南湖山區的冷杉與圓柏林,在全台最高海拔的土地上演爭奪戰,可推敲出圓柏林的遷徙路徑。這些以往常被忽略的綠色植物所深藏的謎題,作者在本書中用科學及敘事的角度,一一推敲及揭曉。

▲▼新書發表會。(圖/太管處提供,下同)

太魯閣特有植物-南湖毛莨。

本書之付梓可以讓國人認識太魯閣地景和植物生態的獨特性,以及特有的植群在全球傑出普世價值上的代表性,也期待能為太魯閣國家公園申請加入世界自然遺產展開新的旅程碑。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楊金臻表示,歡迎讀者手持《山海風雲-太魯閣植物生態》這本書,來走一趟太魯閣國家公園,本書標題上的山、海、風、雲四個字,以各種不同的角度詮釋著太魯閣,而每一種感受都能讓書裡的圖像躍然於前。本書目前已於國家網路書店、五南文化廣場及三民書局上架,有興趣之讀者可以前往瞭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