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賴清德赴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喪禮外交」有3層次意涵

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副總統賴清德11日低調赴日弔唁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被視為台日斷交50年來最高級層的訪問,不過府方與外交部將此定調為「私人行程」,也不願多做說明。很明顯,這是典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外交藝術,更多不可明說的是,這絕對是一場深具意義的「喪禮外交」。

▲▼中華民國現任副總統賴清德。(圖/記者湯興漢攝)

▲副總統賴清德。(資料照/記者湯興漢攝)

事實上,賴清德本來11日上午規劃前往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弔唁安倍,不過府方公布副總統行程時,卻只顯示「未有公開行程」;而他以「極為低調」的姿態,在上午8點悄悄搭機飛往日本,並在駐日代表謝長廷陪同下前往安倍家中弔唁,一直到日本媒體捕捉到賴清德的畫面,此事才曝光。

在曝光之後,總統府、外交部對外的回應,用字也非常斟酌,都沒有直接證實此事,外交部更將此定調為「私人行程」。很明顯,這是典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外交藝術。

綜觀賴清德這次訪日,可以從「國際局勢」、「區域局勢」,以及「兩岸局勢」等三個層次來分析。首先,在國際局勢上,已呈現「美日」、「中俄」各自為主的兩大陣營對抗態勢,從各方公開資料顯示,近期中共軍隊幾乎是在繞行日本,與俄羅斯軍機還不時侵擾釣魚台,足以顯示中俄合流施壓的事實;而在「美日」等自由民主陣營,最近也大動作進行「環太軍演」予以反制。

若將視角拉近,從「區域局勢」來審視,日本、中國長年處於緊張關係,雙方有諸多歷史爭端、釣魚台領土問題,以及台灣議題。事實上,台灣對於日本而言,是地緣政治的生存關鍵點,一旦中國奪下台灣,等於宰制日本咽喉,這也是為何安倍會明確表達「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的態度。

觀諸近年來台日關係的發展,311事件後,台灣成為全世界對日本最友善的國家,台日關係從前總統李登輝所說的台灣單相思,逐漸走向互相羈絆,關係越來越緊密。再回顧前二年新冠疫情期間,台灣急需疫苗時,日本即時伸出援手,當台灣水果遭到中國打壓時,安倍更親自推銷給日本民眾,鼓勵消費。

台日之間,一來一往的友誼互動,說明了為什麼台灣跟日本能建立起深厚情感,也成為這次安倍意外離世,台灣人民很有感受的主因。

回到賴清德這次赴日弔唁,此一動作絕對是外交的重大突破,過去美國前總統老布希(Bush Senior)、美國共和黨大老馬侃(JohnMcCain)過世時,都是由時任立法院長蘇嘉全前往美國出席追思會,但這次由「現任」副總統賴清德前往日本,層級明顯提升,顯示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一甩過去被認為對中態度不如安倍強硬的印象,也釋放出台日關係不會「人亡政息」的明確訊息。

不過,台日關係發展迅速,也不全然是那麼美好,如老子《道德經》中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由於中國對台灣的統一壓力日益加深,在台灣有事,日本也無法置之事外下,如何透過對台灣的支持,以及建構印太戰略結盟進行「預防外交」,防止中國的武力犯台,以確保日本的國家利益。

誠然賴清德赴日,看似是外交突破,但現實的是,台灣必須理解,當全世界自由民主國家力挺台灣,警告中國不要輕舉妄動時,同時也意味著兩岸關係有著明顯蠢動的緊張局勢,如何避免衝突考驗著區域各方的智慧。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政治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