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綁口罩?兒科醫坦言「我有點擔心」 他建議14天本土+0再開放

▲今下午將宣布戶外口罩鬆綁規定。(圖/記者劉亮亨攝)

▲今下午將宣布戶外口罩鬆綁規定。(圖/記者劉亮亨攝)

記者許若茵/採訪報導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日)將公布戶外口罩鬆綁措施,雖然許多民眾相當開心可以解禁,但卻也擔心疫情會再次擴散。對此,有醫師認為,台灣若要鬆綁口罩,必須達到兩個條件,且像是展覽、遊樂園等區域,還是應該維持佩戴口罩,也有醫師提醒,勤洗手與保持社交距離應繼續做。

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民眾外出都需要佩戴口罩,台北市長柯文哲昨表示,若已接種兩劑疫苗,繼續戴口罩沒有意義,不過陳時中也回應,到目前為止都還是認為戴口罩是必要的條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口罩即將鬆綁,小兒科醫師柳雱邁坦言「我有點擔心」,他表示,現在我國疫苗覆蓋率不到6成,且即使國外疫苗覆蓋率高,但面對Delta病毒,仍然會有許多突破性感染的可能,不過他認為,對於防疫措施與活絡經濟該如何拿捏,指揮中心也很苦惱。

▲醫師表示,我國民眾有落實戴口罩等防疫規定。(圖/記者湯興漢攝)

▲醫師表示,民眾有落實戴口罩等防疫規定。(圖/記者湯興漢攝)

「戴口罩是一個象徵」,柳雱邁分析,台灣即使疫苗覆蓋率不高,但民眾都有落實戴口罩、勤洗手與保持社交距離三件事情,所以防疫表現維持在全球前段班,不過若是鬆綁口罩之後,民眾可能會漸漸淡忘勤洗手與保持距離,「這是我比較擔心的」。

下午即將公布戶外鬆綁口罩規定,柳雱邁認為,若是戶外空曠處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理論上是可行的,但這卻是理想狀態,因為即使訂定規則,有人可能還是會鑽漏洞,大家能否都遵守規定,「我想這是很大的疑問」。

柳雱邁呼籲,民眾還是應保持1.5公尺的社交距離,他也強調,「全民防疫意識還是要維持」,不能因為打了疫苗就鬆懈,仍要繼續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避免疫情反撲。

▲防範疫情,醫師建議還是要維持社交距離與勤洗手。(圖/記者劉亮亨攝)

▲防範疫情,醫師建議還是要維持社交距離與勤洗手。(圖/記者劉亮亨攝)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指出,如果台灣要鬆綁口罩,應達到「本土確診少」與「疫苗覆蓋率高」兩個條件,若能連續14日都並未新增本土個案,加上疫苗覆蓋率上升,會比較保險。

關於佩戴口罩,李思賢觀察,在台灣,民眾其實都很遵守,目前效果也很不錯,若未來鬆綁,對於一些長者或是有呼吸道疾病的病患來說是好的,但他認為像是遊樂園、展覽等區域仍應維持佩戴口罩。

▲醫師認為,如果要鬆綁口罩,應達到本土確診少與疫苗覆蓋率高。(圖/記者李毓康攝)

▲醫師認為,如果要鬆綁口罩,應達到本土確診少與疫苗覆蓋率高。(圖/記者李毓康攝)

李思賢進一步解釋,戶外像是海灘、山上、或是公園等空曠區域,人與人距離較遠,就可以鬆綁,但像是在排隊、展覽、遊樂園等人潮密集區域,「人跟人真的很難保持距離」,或是咖啡廳、酒吧、KTV距離較近又會交談的場合,就應持續佩戴口罩。

李思賢也說,若民眾在室內佩戴口罩,社交距離大約可以維持在1公尺,大約一隻手臂的長度,若沒戴口罩,還是要保持1.5公尺比較安全。

▲醫師建議,在外盡量不要用手觸碰東西。(圖/記者李毓康攝)

▲醫師建議,在外盡量不要用手觸碰東西。(圖/記者李毓康攝)

民眾擔心,脫口罩後會透過飛沫等方式傳染疾病,李思賢建議,如果鬆綁口罩後,可以減少吃合菜,或是使用公筷,在外面也可以盡量不要用手觸碰東西,像是防疫期間有些人會自備小工具按電梯按鈕,提醒民眾繼續維持防疫期間的好習慣,做好清消,他也相信,現在逐步清零、持續鬆綁,生活很快就會回到以前的樣子。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