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忘比疫情更可怕」!台大:「後防疫時期」不要自滿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今(11日)召開抗COVID-19說明會。(圖/記者彭懷玉攝)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今(11日)召開抗COVID-19說明會。(圖/記者彭懷玉攝)

記者彭懷玉/台北報導、攝影

台灣近一個月無本土病例,說明疫情正逐漸趨緩,台大公衛宣布台灣已進入「後防疫時期」,但新冠肺炎衝擊國內醫療體系,目前全台醫療院所第一季門診量、住院量、手術量,因疫情關係大幅下滑,導致收入減少,政府應有紓困計畫。且隨著疫情趨緩,醫院須引進新的照護模式,如擴大遠距醫療或人工智慧技術等。

台大公衛學院主任陳秀熙表示,新冠肺炎全球確診將近420萬,但整體疫情死亡率下降、康復率也微幅增加10%,顯示疫情正處於趨緩階段。但新冠肺炎既像傳染病又像癌症、慢性病,除了傳染之外,若處置不當,可能導致病患死亡,與隨時檢測醫療院所量能、維持社交距離息息相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副院長楊銘欽則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慢慢趨緩下,門診量、住院量都下滑,反倒是精神科和皮膚科逆勢上揚,家醫科、內科下降、負成長還有小兒科、耳鼻喉科、復健科等,對診所衝擊大。

楊銘欽說,2003年SARS期間,全台門診量與住院量下降導致申報的服務量下降,可能導致醫院工作人員變動薪資下降,每月門診量最多下降近22%,單月住院下降30%。COVID-19也造成第一季門診、住院量均下降14%,醫學中心門診量、住院量更降至25%左右。

▲▼凌越生醫與台大合作共同研發新冠病毒抗體快篩試劑,已獲初步成果。研發成果已經送審,一旦通過即可量產,產量每月可達40萬劑。圖為凌越生醫實驗室檢測新冠病毒過程。(圖/記者湯興漢攝)

▲凌越生醫與台大合作共同研發新冠病毒抗體快篩試劑,已獲初步成果。(示意圖/記者湯興漢攝)

台灣由於確診少、負壓隔離病房足夠,且相關醫療資源已超前部署,比起多數國家狀況,坦言「台灣還算是幸福」,但就偏遠地區醫療資源缺乏地區則不一樣,預估五月門診、住院率會下降,這對醫院衝擊大。健保署就曾建議,平均點值改為整年拉齊,舒緩醫院現金流的困難,以補足門診量下降的問題。

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坦言,醫院的收入來自服務量,門診量、住院量下滑,醫院收入減少,會連帶導致醫院工作人員的變動薪資下降。醫療資源的公平性很重要,希望政府能看到偏遠地區醫療所現金流不夠的問題,像是恆春基督教醫院等醫療偏鄉,因疫情關係,院方暫停發放母親節、父親節福利金,醫療照護體系等待紓困、特別需要被大眾關注。

最後,「不要自滿」是院長詹長權一再強調的,我們在危機裡看到轉機,由於新冠肺炎的關係,大家開始接受遠距醫療、且滿意度也高,鼓勵大家不要太依賴看護工或家人。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今(11日)召開抗COVID-19說明會。(圖/記者彭懷玉攝)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楊銘欽則提醒,「健忘比疫情更可怕」。(圖/記者彭懷玉攝)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楊銘欽則提醒,「健忘比疫情更可怕」,以歐美國家為寫照,2003年SARS讓我們學到教訓,讓台灣沒有造成大規模醫院感染、社區感染及醫療體系崩壞。楊銘欽建議,醫療院所接下來可盤點院內人力、物資、現金流量,若健保署暫付款項不足,院方須向銀行貸款。疫情後為則調升門診量、手術量,醫院可將徵用病房或專責病房改為普通病房,進行「更耐災的重建,不能只是回復正常營運,而是必須突破慣性。」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