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園濕地潟湖罕見「藍仙后」現身 上千隻小水母伴游

▲▼高雄林園濕地潟湖,藍水母現身。(圖/蘇文華提供)

▲模樣特殊的「藍仙后」水母。(圖/蘇文華提供,請勿隨意翻攝,以免侵權,下同)

實習記者孫若蜜/採訪報導

高雄市林園區海洋濕地公園中,總出現在潟湖中的倒立水母,因氣溫上升而漸漸消失,不過意外的是,園區內從未有水母的海茄苳復育區溝渠,卻出現罕見的「藍仙后」水母,一旁還有剛誕生的上千隻小水母伴游,模樣十分可愛。

林園區紅樹林保育學會總幹事蘇文華向《ETtoday新聞雲》表示,這個罕見的藍水母其實也是倒立水母,有時候也會被稱為仙后水母,一般呈白色透明狀,偶爾觸手會呈現藍色,是因為抗紫外線蛋白質而造成,「但是全身藍很稀奇,有可能是基因突變造成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般來說,倒立水母每年在3月間繁殖,隨氣溫升高,水母7至9月就會消失得無蹤影,林園海洋濕地公園的遊客量也會隨之減少,直到10月間氣溫下降後水母才會再度現身,為公園帶來旅遊人潮。

▼蘇文華給遊客們講解林園紅樹林生態情況。

▲▼高雄林園濕地潟湖,藍水母現身。(圖/蘇文華提供)

今年溝渠內不但出現藍色水母,還有剛誕生的上千隻小水母,許多遊客慕名而來。蘇文華認為,水母有可能是抽海水養殖而帶入,有這麼大的反差跟海水溫度有關,如果可以找出原因,也許就能進行棲地營造,讓潟湖一年四季都有遊客喜愛的水母。

蘇文華表示,在攝氏26度以下才適合倒立水母生存,濕地潟湖面積小,比熱容大,容易吸收日曬而升高。但溝渠內是24小時流動的海水,幾乎恆溫又相對乾淨,所以可能減緩倒立水母的消失。

▼溝渠內,藍水母右側還有多隻活潑可愛的小水母。

▲▼高雄林園濕地潟湖,藍水母現身。(圖/蘇文華提供)

倒立水母(學名:Cassiopea andromeda)的另一別名叫朝天水母,英文俗名為 Upside-down jellyfish,分布於全球熱帶海域,主要棲息於陽光充足且無海流的淺海,如潮間帶至水深10公尺的沙質環境,有時也可見於淺水泥質底、海草床上或瀉湖地形。臺灣地區曾在屏東、綠島、澎湖群島與東沙島潟湖等地發現過本物種。

倒立水母擁有八個分枝狀口腕,個體大小約20至30公分,體色為褐色、淺褐、灰色或淺綠,表面有時布有斑點或淺色條紋。牠們時常以觸手朝上、傘頂朝下的姿態漂浮於海底,為其別名「倒立水母」等的由來。藉「倒立」使共生於其觸手及身體的蟲黃藻行光合作用,供應自身能量。不過牠們仍會捕食小型浮游生物,為肉食性動物。仙后水母不常游泳或移動,其觸手具有微弱毒性,不可觸摸。

▼倒立水母在水中游動的樣子。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