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音樂,什麼都缺!」 30多人無酬演出巧遇「伯樂」

文/黃凱翊 攝影/謝婷婷

如果說學音樂是一件很燒錢的事情,那麼創立樂團就是一件把「燒錢」乘以數倍的事情。秉持著「發揚台灣文化音樂」理念的灣聲樂團,是知名音樂家李哲藝投入20多年的心力所創辦,在今年(2017)2月登場的成立音樂會《寫給台灣的情歌》,廣受大眾好評,但當時很少人知道,當時台上的所有音樂家,全都是無酬排練、演出。

灣聲樂團在草創初期沒有任何的經費,李哲藝在接受訪談時提到,當時因為沒有半毛錢,他只能到處靠關係找尋音樂家,解釋自己想讓台灣文化站上古典音樂舞台的理想,甫開口就和對方說,「我們現在沒有錢,你願不願意為了這個理念,和我們一起來付出?」

▲灣聲樂團,李哲藝。(圖/記者謝婷婷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哲藝一開始到處問人,「我們沒有錢,你願不願加入我們?」(圖/記者謝婷婷攝)

出乎意料之外,許多從國外回台的年輕音樂家,或許是在外國受到和李哲藝一樣的「文化衝擊」,或許是秉持著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愛,灣聲從去年(2016)7月開始排練,一直到成立音樂會首演,有8個多月的時間,30多名團員都是義務前來排練,「他們沒有半毛錢可以領,而且還是每個禮拜固定的排練。」就連曾待在加拿大職業樂團的大提琴首席陳世霖,也特地回台加入灣聲的行列。

成立一個樂團,最大的開銷就是人事費用,除了團員的演出排練費用外,場地和相關宣傳行政都需要經費。有了無償演出的音樂家,李哲藝自己前前後後更投入了一百多萬來租借練習及演出場地,「我沒有權力要求任何人支出嘛!我自己主動要做這些事情,那就是我自己來付。」

一般國家級的職業樂團如國家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等,每年政府提供的經費都是上億,但對於剛成立的灣聲而言,他們沒有政府補助,只能自己一毛錢一毛錢的去爭取。「很多前輩都告誡我,辦樂團一定會虧死窮死,許多人真的是賣房賣地賣很多東西,才能撐起一個樂團。」一路撐過來,李哲藝現在已能笑著跟我們回顧那段草創初期。

▲灣聲樂團,李哲藝。(圖/記者謝婷婷攝)

▲李哲藝說,「很多前輩都告誡我,辦樂團一定會虧死窮死」(圖/記者謝婷婷攝)

幸好這一切辛苦,都在《寫給台灣的情歌》音樂會之後有了回報。談起那個像充滿魔力一般的夜晚,李哲藝肢體動作開始大了起來,「那天晚上感動了很多的觀眾,許多人開始跑來問我說,你們需要什麼資源?」

「有令你印象深刻的例子嗎?」我們好奇的提問。

「有有有!台北旅店的戴彰紀董事長,他在音樂會的第二天就急著要跟我見面。」李哲藝興奮說道,戴董和他見面時,表示自己花了很多錢去全世界知名的音樂廳,聽過各種古典音樂的表演,但這些音樂雖然好聽,卻始終讓他覺得有距離感,灣聲那晚所演出的音樂,好像把他拉進音樂裡面,「他第一次感受到,原來古典音樂形式的台灣音樂,可以在他生命裡產生那麼強烈的關聯性。」

企業家戴彰紀一見到李哲藝就問道,「你們需要什麼?」

李哲藝回答:「除了音樂,什麼都缺!」

自從陰錯陽差去聽了《寫給台灣的情歌》演奏會後,戴彰紀就成為了樂團的忠實盟友與後盾,他除了在自己經營的旅店裡辦了6場音樂沙龍,找來了許多企業家朋友幫忙出錢出力,甚至還幫灣聲樂團規劃出市場經營策略,就是想讓更多人跟他一樣,「聽見灣聲就愛上」。

▲灣聲樂團,戴彰紀,台北旅店。(圖/記者謝婷婷攝)

▲因緣際會下聽到灣聲的演出後,戴彰紀就此成為灣聲的顧問。(圖/記者謝婷婷攝)

「其實不是我幫他!是他幫我!」與戴彰紀董事長在《灣聲之友》的音樂沙龍上碰面時,他不停地強調這一點。「他讓我在生命中有另外一個著力點,而不是只有企業和生意。」看見如此多年輕音樂家自願為了台灣的古典音樂如此認真投入,自認作為長輩的戴彰紀,決定傾力支持。在5月和灣聲樂團合辦母親節音樂會《牽阿母ㄟ手,聽阿母ㄟ歌》之前,他匯了一筆錢給李哲藝,跟他說:「盡量做!輸了算我的!賠錢就來這裡拿(錢)!」,就是要讓李哲藝知道,他支持灣聲樂團的心有多堅定。沒想到即使售價比一般古典交響樂團還要高,民眾卻非常買單,演奏會賣出了高達九成的票房,戴彰紀笑說,不僅不用擔心賠錢,甚至還倒賺。

不過提起幫助,戴彰紀直說錢都是小事,自己幫李哲藝最多的,就是找了很多比他更有力的企業家來聽他的音樂,「我想讓更多人,聽見他的音樂。讓更多長輩,一起來支持這些年輕的台灣音樂家。」他強調灣聲樂團最大的成功,就是將許多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把台灣古典音樂帶向國際。

【延伸閱讀】

你們音樂是我聽過最美的!李哲藝創灣聲讓世界「聽見台灣」

沒有自己的音樂可以演奏?灣聲打造「台灣音樂」成國際名牌

全因這3種人的出現!灣聲樂團成立在「最好的時間點」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