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來台「砍半」剩1千 台生赴陸標準卻「放寬一級」

陸生、僑生、外生同樂 暨大學子體驗「船艇」運動。(圖/移民署提供)

▲陸生與台生共同體驗划船樂趣。(圖/資料照,移民署提供)

記者盧映慈/綜合報導

教育部5日公布「陸生學士班」的榜單,今年名額從去年2136人大砍成1000名,實際共錄取944人,錄取率雖然大幅上升,但跟去年的2024人相比,人數缺口對於台灣少子化造成的高教緊縮,並沒有達到舒緩;無獨有偶,大陸教育部也在4日宣布「放寬台灣學生申請大陸大學標準」,企圖「讓台灣學生往大陸跑」

陸生學士班原先只開放私校招生,2014年才允許國立大學也「參一腳」,但名額只給5人,比起沒有名額限制、動輒錄取5、60人的私校,國立大學顯得非常少;雖然今年名額限縮,但陸生仍是境外生來台的最大宗,累計在台灣的人數到達9千300多人,陸生招聯會表示,陸生來台意願還是很高,不過最近的「健保卡關」、兩岸關係緊張等事件,讓家長態度則趨向保守,直言「不想讓小孩來台灣念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外籍生,留學台灣(圖/教育部提供)

▲少子化讓外籍生成為不得不的選擇。(圖/資料照,教育部提供)

陸委會則說,在兩岸交流的前提下,「台灣政府還是很歡迎陸生來台」,希望大陸不要「片面限制陸生來台就學人數」、多開放一點省市的學生申請;不過大陸教育部一方面限制陸生來台、一方面又放寬台生來陸的標準,參考的台灣學測成績在10月1日開始,從前標下降成「均標」,近幾年台灣學生到大陸就讀的人數也逐年上升,目前來到1萬多人,預計標準放寬之後還會增加一波。

在台灣的陸生限制多,沒有健保、沒有官方獎學金,學費比照私校收取,比台生高出2倍,也不能打工、畢業後也不能留台工作;就有陸生表示,在台灣的確感受到自由民主的氛圍、也接觸到很多不同想法,但就是覺得哪裡跟台灣「格格不入」,在爭取健保的事件又看到有人罵「支那人又沒繳稅憑什麼保健保」,讓他覺得「都一樣是來求學的,為什麼要人身攻擊?」

▲▼陸生學士班放榜統計。(圖/教育部提供)

▲▼陸生學士班省市報名資料及錄取學校人數統計。(圖/教育部提供)

▲▼陸生學士班放榜統計。(圖/教育部提供)

除了學生限制,高教圈也認為「大陸很多優秀大學,台灣根本不是一流學生的選擇」,前段學校當然想招收多一點學生,但經費不如人,連台大一年都只有40億,只跟大陸的蘭州大學勉強打平,「怎麼有辦法更新設備、邀請外國學者來研討、講座,甚至開課?」空談國際化卻沒有錢,高等教育只能淪為「職業訓練所」,優秀人才持續出走,不只高教,也是社會的一大隱憂。

今年台灣共有134校、966個學系開放招陸生學士班,錄取人數最多的前3名為銘傳大學、淡江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十大熱門學科由電資工程蟬連第一,其他多屬於商院、設計與電機等;教育部表示,當初對陸生限制,是怕瓜分高教資源,然而大陸對台灣祭出比照當地生學費、可保醫保、可打工、畢業後可留在當地的政策,教育部也表示會逐年開放,因為「這是國際延攬優秀學生的趨勢,不只是大陸」

外籍生,留學台灣(圖/教育部提供)

▲除了陸生之外,吸引優秀的各國學生也是趨勢。(圖/資料照,教育部提供)

不過今年的招生率達到94.4%,比去年79.2%高15%,陸生聯招會表示,陸生來台名額雖有減少,但整體人數尚未達飽和,一般大學與科技校院差距也逐漸縮小,一般大學仍維持9成以上的招生率,但科技校院卻從去年4成,上升到今年8成3,可望招攬更多科技專業的人才來就讀。

另外,境外生人數第二名的馬來西亞雖然總人數不如大陸,但扣除遊學、短期交流的人數,實際就讀學位的人數卻達到1萬2千人,比陸生多出3千人,香港也達到8千人,跟陸生數字接近;教育部也表示,各大學除了陸生之外,東南亞、南亞、港澳等地也都是優秀人才的聚集處,尤其想要國際化,更不可能忽略勢力逐年崛起的東南亞,新南向的確是不同的出路。

陸生來台限制

10萬元人民幣財力證明(高於外籍生10萬元新台幣財力證明)
健保與境外生共同納入,但需全額自負

「三限六不」政策

限制採認高等學校學歷(目前已開放155所一般大學和191所專科學校認證)
限制來台陸生總量
限制學歷採認領域(如醫學領域不採認)
不涉及加分優待
不影響國內招生名額
不編列獎助學金
不允許在學打工(有條件開放擔任校內助教、研究助理)
不得在台就業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