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血管支架

血管支架

成大洪飛義團隊 成功研發全球創新性血管支架新材質PLAM

治療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醫材血管支架,材質有革命性的研發!成大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洪飛義團隊結合鎂(Mg)與聚乳酸(PLA),研發出全新材料PLAM,植入人體後不僅可以完全降解吸收,過程中又能以攝影追蹤,可彌補目前臨床上金屬支架無法降解,支架卻又無法追蹤的缺點。

椎動脈手術世界最高齡紀錄 李登輝全身血管支架至少12支

前總統李登輝30日19:24分辭世,享耆壽98歲。回顧李登輝健康狀況,他在2015年除了健檢曾經進過醫院,也曾在同年8月因為發燒待在醫院兩天一夜,但是對於一手創立的台灣團結聯盟,他沒有旁觀,甚至在小中風前一週站上台聯黨慶的場子替台聯拉票。

放置血管支架 小心更容易造成血管反覆堵塞

心臟疾病高居國人10大死因第2位,其中最常見是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需爭取時間,以心導管置放血管支架或以繞道手術重建心臟血流,柳營奇美醫院心臟內科黃博彥醫師表示,心肌梗塞發作時,會對心臟肌肉造成大範圍缺血損害,惟許多民眾常誤以為血管支架置放完後,心臟就恢復正常,其實不然。

血管支架患者 應定期回診與保養以防堵塞

柳營奇美醫院心臟內科黃博彥醫師表示,根據統計約5成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從發作至送醫途中便已不治,而新置放血管支架有千分之2的機率會發生「支架血栓」的狀況,多發生在置放後的1個月,通常與導管術後病人冠狀動脈血流仍然較差、病人對抗血小板藥物反應不佳有關,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來預防血栓生成。

罹睡眠呼吸中止症 血壓控制不易

62歲的王先生為代謝症候群患者,3個月前因劇烈胸痛和呼吸困難送急診治療,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經檢查發現,患者兩條冠狀動脈嚴重狹窄,採放置血管支架來治療。近期回診,王先生的血壓控制不佳,進一步確診為睡眠呼吸中止症影響血壓控制。

心臟病勿擅停藥 以免引發猝死

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就是心臟病,一旦心臟病急性發作,往往得要進行血管支架治療;醫師提醒,急性心臟病經由血管支架治療後,仍需服用藥物控制病況,千萬不要擅自停藥,以免引發猝死危險。

支架革新不斷 血栓恐慌不再

近幾十年,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和飲食習慣逐漸西化,心血管疾病在台灣所造成健康上的影響日益加劇。生活型態和飲食習慣的影響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成為現代社會常見的毛病,而這些毛病正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台灣年裝4.2萬支架通血管 健保支出超過60億

台灣人一年要花60億裝心血管支架!罹心血管疾病的民眾越來越多,衛生署統計國人1年約有2.7萬多人共安裝4.2萬支各型血管支架,而每年相關的健保費用就花超過60億元,約佔當年度5000億健保經費的1%。醫師表示,由於裝心血管支架只是降低病發機率,病患還是應要飲食清淡、少喝酒、多喝水及控制體重,避免動脈粥狀硬化發生。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