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罕見、人工合成不易「竟出現在炒粿條」!他嚇:突破生技

▲▼炒粿條。(圖/翻攝自Facebook/寶林茶室信義遠百a13店-Polam Kopitiam-馬來西亞素食餐廳)

▲寶林案中,有多名患者曾食用該店的炒粿條。(圖/翻攝自Facebook/寶林茶室信義遠百a13店-Polam Kopitiam-馬來西亞素食餐廳)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已經造成2死,在首名死者血液中驗到「米酵菌酸」,台灣首見,就有網友查了資料發現,米酵菌酸無色無味,且耐高溫,在一般的自然情況下很難出現,即使是人工合成也不容易,竟然神奇出現在炒粿條,驚呼「寶林茶室突破了生科技術」,貼文掀起熱論。

有網友在PTT發文,「驚! 寶林餐飲484突破了生科技術?」查了米酵菌酸的資料,發現這毒素很可怕,只要1毫克就會致命,無色、無味、耐熱,烹煮也無法消滅毒素,不過,米酵菌酸在自然情況下很難出現,「就算是受污染物也不一定會出現它,因為自然下罕見,所以也少有樣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要穩定產生米酵菌酸,似乎只有人工合成的方法,但合成也不容易,居然神奇地出現在炒粿條裡,原PO驚呼「會不會是無意間創造了個生產環境,讓它能自然的出現,人類484又要碰巧破解了新術?」

貼文曝光,網友紛紛表示,「這本來就很難出現的毒素阿,如果很容易,早就到處一堆人中毒了」、「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很多科學重大發現也都是不小心搞出來的」、「看一下過去紀錄,全世界還真的沒有幾例」、「菌種對了也不一定養得出來,還要餵它正確的原料,然後ph值必須中性,能養出來真的很厲害」。

▲目前沒有特效藥可以針對米酵菌酸解毒。(圖/記者黃彥傑攝)

▲目前沒有特效藥可以針對米酵菌酸解毒。(圖為寶林茶室/記者黃彥傑攝)

什麼是米酵菌酸?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表示,米酵菌酸是一種罕見毒素,由唐蒼蒲伯克氏菌產生,該菌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特別是椰子和玉米,在「攝氏溫度22至33度」和「中和pH值」的環境中會迅速增殖,產生大量的米酵菌酸。

營養師程涵宇也指出,米酵菌酸常出現在9種食物,包含腸粉、河粉、米線、濕米粉、濕冬粉、久泡木耳、久泡銀耳、涼皮、發酵玉米麵。容易受米酵菌酸汙染的食品主要有4大類,變質澱粉類產品(糯米、小米、高粱米、馬鈴薯粉等)、變質的新鮮銀耳、完全或不完全發酵的玉米、椰子製品。

▼寶林茶室個案統計,點圖可放大。(圖/ETtoday製表)

▲▼寶林茶室個案統計0329 1200更新。(圖/ETtoday製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