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院回應民調:司法改革成效顯著,司法效能大幅進步

▲司法院外觀▼。(圖/記者屠惠剛攝)

▲司改滿意度民調過低,但司法院卻認為司法改革成效顯著,司法效能大幅進步。(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吳銘峯/台北報導

「台灣公民人權聯盟」籌備處2日發表「司法信心年度民意調查」指出,滿意四年來的司法改革的民眾僅三成,更有超過五成的民眾認為台灣司法不公正。司法院晚間發表聲明回應,稱「司法改革成效顯著,司法效能大幅進步」,並細數6年來推動多項措施,強調各項民調結果,均顯示過去的改革已有相當成效。

「台灣公民人權聯盟」2日公布的民調結果,除了顯示民眾不滿意司法改革、認為台灣司法不公正以外,更調查民眾認為司法不公正的原因,依序為「法官亂判」、「司法對有錢有權者有利」、「政治力介入」等等,顯見法官的判決還是未能使民眾心服。

對於這份民調,司法院提出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甫於今(2023)年2月27日公佈之「2023年經濟自由度指數(2023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我國司法效能(Judicial Effectiveness)評分為94.7分(滿分為100分),較諸6年前(2017年,67.7分),大幅進步27分,比起國際平均數值的48.5分也有明顯優勢,依據國發會之分析,這是因為推動各項提高司法透明度、便利度、專業性的改革措施所致,我國司法改革成效,值得全體國人正視。

司法院也提出中華民國群我倫理促進會、遠見雜誌所做調查,法官信任度由2017年的32.8%上升至2021年的43.1%;司法院委託民調公司所做調查,法官信任度也從6年前(2017年,39.6%)進步到2022年的58.8%;即使是過往民調數字一向偏低,或因其治安維護命題與法官職責不符的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之民調,法官信任度也較6年前(2016年上半年,2017年未調查)進步16個百分點。另依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佈之2022年世界競爭力年報(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我國司法公正性(Justice)由6年前(2017年)的31名進步到25名,進步顯著,且與其他世界主要國家(如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德國)並駕齊驅。

司法院強調,法官係依據法律與證據做出判決,在具體個案中,也許會因為法律之限制或證據之缺乏,而必須做出有利於被告之判決,或不符合多數民眾對於正義實現的盼望,但不受輿論、壓力等外在因素影響,完全依循法律與證據、獨立審判,正是民主法治的價值所在,也是我國可以告別威權陰影,躋身民主法治國家的重要因素。將判決結果不符民意,歸因為法官亂判,進而指稱是司法不公正之主因,過度簡化問題的結果,對於法治之成熟、民主的深化,恐有不良影響。

司法院最後表示,回顧過去6年,先後推動國民法官制度、勞動事件法、商業事件審理法、行政訴訟新制、少年事件新制、大法庭制度、憲法訴訟新制等重要改革,除了實現全國司改國是會議之各項決議,也讓司法能夠更親民、更便利、更有效率,各項民調結果,均顯示過去的改革已有相當成效,後續仍會虛心傾聽各界建言,讓司法成為民主法治的堅實後盾。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