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報/響應緬甸民主大選 TOPS辦《自由邊境》放映會

▲中華人權協會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TOPS)自1997年起,於泰國達府的美拉、汶旁買及努潑三座難民營,執行「難民孩童營養午餐與教育計畫」。(圖/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提供)

文/陳靖偉

圖/中華人權協會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提供

自從緬甸1990年的議會選舉遭軍政府否定後,軍政府持續統治緬甸20多年。今年11月8日是緬甸民主改革後的首次大選日,中華人權協會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TOPS)為響應本次大選,10月30日於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辦《自由邊境》放映暨座談會,讓台灣民眾認識緬甸的民主進程。

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專案秘書葉靜倫表示,11月8日是緬甸25年來相對最民主的大選日,緬甸身為全亞洲最大難民來源國,其民主進程攸關東南亞局勢的穩定,也是世界各國關注的大事。「台灣身為東南亞的最北端,應該更認識我們的『鄰居』。」

因此服務團與天馬行空數位有限公司合作,辦理《自由邊境》放映會,並於會後邀請目前於泰緬邊境難民營從事海外服務的領隊林鈺珊進行座談,活動收入扣除成本後,將全數用以支持服務團於泰緬邊境推行「難民兒童營養午餐與教育計畫」。

軍政府進行「種族清洗」 民間自組武裝致內戰

《自由邊境》由國際知名女星楊紫瓊成立的獨立製片公司「雷根糖」發行製作,於2010年緬甸開放後進入緬甸,記錄國內少數民族如撣族、羅興亞人及克倫族人受軍政府迫害的景況,並陳述緬甸雖坐擁玉石、黃金、天然氣、石油及林木等豐富天然資源,卻因利潤集中於軍政府,導致極端貧富差距。

據影片內容表示,軍政府為達成「種族清洗」的目標,襲擊克倫族人的村莊,並在洗劫村莊後將糧食焚毀、家庭用具以槍擊穿,迫使人們向叢林移動;再以地雷包圍林地,逐步限縮克倫族人的生活區域,戰術而言則是透過地雷製造大量傷員,以加重克倫族武裝力量的負擔。

此外,軍政府鼓勵士兵──特別是罹患愛滋病的士兵──強暴克倫族婦女,這是由於在克倫族的文化當中,婦女遭強暴極為羞恥、不堪,故一方面能降低克倫族人的婚配及繁衍,一方面愛滋病亦可作為武器使用。

目前約有40萬克倫族人因受政治迫害,居住在泰緬邊境受泰國政府保護,但由於泰國政府並未將克倫族人視為國民,難民在營區出入受到管制,且缺少教育、醫療等資源,部分難民甚至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問題。《自由邊境》當中稱呼這些難民營為「心智墳場」。

推行難民兒童學前教育 盼銜接緬甸境內教育

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駐泰領隊林鈺珊說明,由於對國際援助工作有興趣,畢業後先到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擔任駐聖露西亞的志工,接著應徵上TOPS開出的泰緬邊境職缺,於2014年3月前往泰國,主持TOPS於達府(TAK)美拉、汶旁買及努潑三座難民營的計畫執行,並作為台灣方面的對口。

▲計畫除提供餐食外,也教孩童們克倫語、英文及緬甸語,並加強孩童對於克倫族及緬族傳統禮儀的認識。(圖/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提供)

林鈺珊指出,克倫族人由於國界劃分,被分為緬甸籍與泰國籍,「所以是我和泰國籍的克倫族人,一起為緬甸籍的克倫族人服務。」此外營內尚有多個國際NGO進駐,如國際救援委員會(IRC)及邊境聯合會(TBC)等,加上負責對台北的聯絡事務,人員須具備中、英、泰、緬及克倫語五種語言,方能勝任。

▲林鈺珊(左)與當地工作人員召開教師會議。(圖/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提供)

TOPS於1996年進駐難民營中,1997年正式於當地推行教育發展計畫,如「難民兒童營養午餐及與教育計畫」,或針對緬甸至泰國的緬族移工及子女開辦的「移工學校師資訓練」等,由於計畫擴張及募款不易,目前僅剩針對難民兒童的計畫仍在進行,其他則以補助、合作等形式參與。

林鈺珊表示,該計畫提供難民兒童蔬果、肉食及牛奶等營養品,和餐具、衛生紙等民生用品,以及學前教育所需的保麗龍板、全開紙、麥克筆等用品,「我們沒辦法提供粉筆啦、黑板之類的,所以姑且稱『物材』啦。」校舍亦由該計畫支持搭建,然限於泰國法令,難民營中僅能使用竹子、樹葉等非永久建材。

▲由於泰國法令限制,校舍僅能使用臨時性的建材搭建。(圖/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提供)

目前於TOPS登記入學的兒童共3,437名,由240位教育工作者提供英文、克倫語及緬文的基礎識讀、簡單的算數、緬族與克倫族的傳統禮儀、以及待人接物與衛生觀念等教育,「比如吃東西前洗手、見到長輩要打招呼之類的。」另外緬族會以雙手抱於胸前來表示對長輩的敬意,「不過台灣人不曉得,就會覺得很沒禮貌。」

但為什麼讓克倫族人學習緬族禮儀?林鈺珊解釋,據聯合國難民署提出的難民解決方案當中,難民在解除困境後可能的際遇為「志願遣返」、「在地融合」及「第三國安置」三種,「基本上我們還是假設這些難民之後會回到緬甸。」若難民歸國後要融入社會,禮儀及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NGO工作者自問:他們的未來在哪裡?

「其實我們NGO只是把資源帶進去,真正執行的還是難民本身。」林鈺珊強調,難民營存在近30年,難民本身已有組織如甲良婦女會(KWO)、克倫難民教育單位(OCEE)等,並發展出共同規範,營內也有少數賦稅店家如雜貨店、裁縫鋪等,用電須付費,水則由NGO提供,實質上近似於「村落」。

係▲由資金短缺,TOPS僅能提供老師白紙及麥克筆,權做臨時教具使用。(圖/陳靖偉)

30年的時間不算短,有些人在營中終老,有些人則在營中出生。隨著緬甸民主開放的聲音漸起,難民如何面對截然不同的生活型態,成了當地NGO迫切思考的議題。「像我們提供兒童教育,有些NGO則提供職業訓練,訓練難民成為老師、農夫或醫生等等。」

林鈺珊認為,NGO在當地工作的目標,是協助難民做「他們應該要做的事」,透過引進知識和資源,除滿足難民的基本需求外,也讓難民重新意識到自己的能力,進而脫離難民營中困頓、絕望的氛圍。

林鈺珊坦言,縱然緬甸政府10月與國內武裝勢力簽署和平協議、11月舉行民主大選,但無論是NGO工作者或營內難民,對於選舉結果及之後的發展仍保持觀望態度。「有些援助者看到緬甸改革了,以為難民可以回去了就撤資,導致很多NGO因此撤出。」

▲林鈺珊坦言,自己在與難民共同工作的同時,也在思考難民將來的出路。(圖/林正尉)

11月8日是緬甸大選日,這群克倫族人已經在泰緬邊境生活了30年,「照理說我應該跟難民一起度過難關、思考未來,但計畫也執行20年了,我也會想什麼時候可以結束這些計畫?難民又什麼時候可以回家?」對難民及NGO工作者而言,時間輕盈卻又沉重,這場選舉是否能改變他們的未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公民(勿用)熱門新聞

客委會辦「桐花祭」 原來是...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