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因素使青光眼年輕化!醫示警:4大風險族群要注意

視力。(圖/達志/示意圖)

▲青光眼發生年齡層下降中,不再是年長者才有的疾病。(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青光眼被稱為「視力的小偷」,因為初期無任何徵兆,當發現異狀時往往已經是晚期。眼科醫師示警,因為環境的變化和科技的進步,罹患年齡層有逐漸下降的趨勢,而國人常常因為無病識感而忽略治療重要性,因而陷入失明危機。如果本身有高度近視、或有相關家族史、糖尿病和高血壓等高危險群,更應格外注意眼睛健康。

萬芳醫院眼科醫師丁以晟表示,青光眼是一種漸進式的視神經病變,通常是因為眼內壓過高造成視神經受損所致,而視神經一旦受損,就完全無法治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往青光眼主要發生在年長者身上,但近年就診卻呈現年輕化的趨勢,丁以晟分析,這可能與現代的生活方式和環境改變有關係,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現代醫療診斷工具進步,可以更精準的提早發現徵兆,不再像過去檢查困難;其次,一般大眾離不開3C產品,雖然目前尚未有研究顯示3C產品或者其藍光對青光眼有直接影響,但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導致眼睛疲勞,恐造成近視加深,而高度近視則是罹患青光眼的風險之一,值得注意。

大部分民眾對眼睛疾病了解較不足,忽略近視也是一種疾病,丁以晟指出,高度近視與很多眼部疾病有相當的關連性,像是白內障、青光眼或視網膜剝離等;而高度近視便是導致青光眼一個重要的風險因素。

丁以晟說明,青光眼的治療主要包括眼壓控制和視神經保護,早期檢測和治療可以通過眼藥水、雷射手術等方式來控制眼壓,從而延緩疾病的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治療青光眼是一個持久戰過程,需要長期追蹤和眼藥水治療,丁以晟指出,由於早期青光眼根本沒有症狀,除了每次回診量的眼壓數值高高低低之外,病人常感受不出治療的成果,於是許多病人在治療途中便放棄了,從而導致青光眼惡化速度加劇,陷入失明危機。

丁以晟提醒,青光眼即便無法治癒,但為了能真正達到延緩失明的目標,建議還是應依照醫生指示持續治療。而民眾應每年定期檢查,可避免青光眼纏上身,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適量的運動、充足的睡眠生活方式也是維持眼睛健康的重要因素,有助於減少青光眼和其他眼部問題的風險。

關鍵字: 青光眼 萬芳醫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