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擦藥膏會傷胎兒嗎? 醫師講清楚

▲孕婦擦藥膏會傷胎兒嗎?醫師講清楚(圖/照護線上)

作者:游懿聖 醫師

昨天晚上接近下診時間,一位兩天前曾來診所就診的孕婦,前來看診。

「我去網路上查,發現有位網友留言,說上次開的這個外用藥物,是懷孕等級C類的,孕婦最好不要使用。」她一臉憂心的問我。

我看了一下上次開立的處方,是外用的抗黴菌藥物,用來治療腳底的黴菌感染,沒有任何口服藥。於是我這樣跟她解釋:「外用藥物,擦了經皮吸收後,抵達血液中的濃度,微乎其微,所以一般認為使用在孕婦是安全的。很多外用藥物,因為沒有去做實驗證實孕婦使用的安全性,所以都歸類為C類。而懷孕等級C類的藥物,是沒有證據顯示會對人體胎兒造成不良影響,但是不代表孕婦不能使用。」

「可是我查了這個藥物,發現是懷孕等級C類的,我就不敢擦了。」準媽媽為了胎兒著想,這是人之常情。

「那就暫停治療好了,單純足部的黴菌感染,目前並不會危及生命,妳可以等到生完小孩再開始治療。」評估香港腳並不是甚麼急症,也不是一定要急於一時治癒,我這樣建議準媽媽。

「嗯!~那會癢怎麼辦?」準媽媽面露遲疑。

「沖冷水囉!」我這樣建議。

「那,會好嗎?」準媽媽開始動搖。

我搖搖頭,示意可能自行痊癒的機會不大,準媽媽陷入膠著的狀態。

懷孕用藥分級的前世今生

1979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提出懷孕用藥分級,把藥物分成A、B、C、D及X五大類。

不過,因為這個懷孕用藥的分類過於簡化,加上現代人晚婚、晚生小孩,有很多女性都有固定服用的慢性病藥物,假如今天一位女性,固定服用懷孕等級D類的藥物,發現自己懷孕了,她需要停藥嗎?需要換藥嗎?還是可以根據孕期,減低劑量來控制慢性病呢?這個藥物對胎兒的風險與影響到底是甚麼?在多高的使用濃度下,會影響到胎兒?在甚麼孕期使用,對胎兒的風險可以降到最低?

這時候,不論孕婦本身,或是照護她的醫師,都會很希望有描述性的證據,來詳細解說藥物在各個孕程對胎兒的影響,藉此評估用藥對孕婦的必要性、與對胎兒的安全性,而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英文字母分類。

有鑑於此,美國的食品藥物管理署(大名鼎鼎的FDA),在2015年取消了沿用三十幾年的A、B、C、D、X類分法,改用新的標示內容。相關詳情可以參閱這篇文章:FDA公告7月取消舊制懷孕用藥風險分級。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位準媽媽的膠著點:懷孕等級C類的藥物,能不能擦。

同樣的藥品,使用方法不同,結果就不同

我們先選一個被歸類在D類的口服抗黴菌藥「fluconazole」來當例子。fluconazole之所以被歸類成D類,是因為在動物實驗時(老鼠跟兔子),發現fluconazole會導致畸胎或胚胎死亡;後來又有五位人類媽媽,在懷孕期間,特別是第一個孕期,吃到一天400毫克的fluconazole,之後她們生下的寶寶都有先天性異常。

然而,之後又有大規模分析,針對7352位在第一孕期吃到fluconazole的媽媽,追蹤她們的寶寶,發現媽媽吃的劑量不論是150毫克、300毫克、或是 300到650毫克,她們生下的寶寶發生先天性異常的比例,並沒有增加。

所以,截至2015年為止,fluconazole被認為在高劑量下(超過300毫克)是會導致畸胎,因此禁止使用在孕婦身上;然而在第一孕期的孕婦身上,使用單一低劑量(少於或等於300毫克),卻不會增加先天性異常的風險,在沒有其他替代藥品的情況下,fluconazole還是可以使用在第一孕期的孕婦身上。

所以,即使是一個懷孕等級D類的藥物,在詳細的判讀現有的統計資料下,仍然認為可以使用在第一孕期的孕婦身上;這就說明了,為什麼FDA針對孕期用藥,不再使用一個簡化的分類,而改成描述性的分析。

言歸正傳,那這位媽媽,到底能不能使用孕期藥物分類為C類的外用抗黴菌藥物呢?

根據研究顯示,外用的azole類的抗黴菌藥物(bifonazole, clotrimazole, fenticonazole, isoconazole, ketoconazole, omoconazole, oxiconazole, sertaconazole, tioconazole, miconazole, econazole),因為幾乎不會(或是只有微量)會經皮吸收到血液中,因此在懷孕的任何期間,都可以使用。

結論就是:懷孕期間,可以使用外用的azole類抗黴菌藥物,即使這類藥物的懷孕藥物分級為C類。

那其他的皮膚外用藥,懷孕可以用嗎?

懷孕期間,還能安心使用的皮膚外用藥及治療,在此依照疾病分類,整理如下,這些都是經過藥物動力學分析,或是經由大規模統計追蹤,得出來的治療建議。有的藥物本身就不會傷害胎兒,有的藥物則是因為經皮吸收量微乎其微,因此可以安心使用。希望能讓懷孕的媽媽們、治療孕婦的醫師們,有一個簡單可循的用藥參考。

專業需要尊重,諮詢本當付費

因為這位準媽媽的疑慮,我整理相關醫學報告,讓她對孕期的皮膚用藥安全,更加了解。然而,讓我感到很灰心的是:他們不認為來到診所諮詢醫師與藥師,需要付費。

如果患者,經過醫師諮詢、或者解釋報告後,只單單因為醫師不開藥,而不願意付費,或許可以省下一百多元新台幣,然而,他們揮霍掉的,是醫療從業人員的使命感,是他們未來子孫的無形資產。

如果希望台灣便捷的醫療能夠永續經營,如果希望孩子們、孩子的孩子們,都有敬業、專業的醫師、藥師、護理師陪他們成長,請您務必記得:專業需要尊重,諮詢本當付費。

同場加映:你的累,皰疹都知道 – 醫師的叮嚀

搜尋附近的診所:皮膚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母親節養生菜單 瀚寓酒店端出「滋補粵菜」、涵碧樓推「養肝潤肺」

母親節養生菜單 瀚寓酒店端出「滋補粵菜」、涵碧樓推「養肝潤肺」

Happy Mother's day!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將至,媽媽的字典裡,必須要有「養生」二字。母親節將至,日月潭涵碧樓湖光軒中餐廳以「養肝潤肺」主題打造春季餐饗,讓來客可以養生美饌、孝順辛勤的母親;台北市信義區的瀚寓酒店粵菜餐廳弈夢紅樓,推出滋補養生的經典粵式美饌取悅母親味蕾。

2024年05月10日 22:02

醫:男GG越來越大!增2.96公分 台男尺寸曝「最巨不是非洲人」

醫:男GG越來越大!增2.96公分 台男尺寸曝「最巨不是非洲人」

「外國人的陰莖尺寸真的比較大!」泌尿科醫師程威銘道歉了,表示曾說「外國人與台灣人尺寸差不多」是錯的。過去研究顯示,不分人種、地區,95%男性都介於13~16公分。不過,根據最新統計發現,其實GG尺寸仍存在地域與人種上的差異,最巨的是大洋洲人,平均勃起有15.7公分長,亞洲人則敬陪末座;有趣的是,研究也指出,全球男性的陰莖有越來越長的趨勢。

2024年05月10日 20:19

近3成女醫師懷孕仍值大夜!工會調查揭歧視困境 衛福部將修法保障

近3成女醫師懷孕仍值大夜!工會調查揭歧視困境 衛福部將修法保障

母親節不快樂!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公布最新醫界性別友善調查,結果發現有高達67.5%女醫師受到性騷擾,但絕大多數不敢進行申訴,且有27.3%的女醫師即使懷孕了以後仍需要夜間工作,醫療職場存在嚴重「性騷防治補救」與「友善母性保護」的缺失。衛福部強調,後續《醫療法》將設勞動專章,會有懷孕醫師工作保障內容。

2024年05月10日 20:01

荔枝椿象毒素高溫可分解!專家揭「另有1風險」還是不建議吃

荔枝椿象毒素高溫可分解!專家揭「另有1風險」還是不建議吃

林業署舉辦「呷蟲王者」活動油炸荔枝椿象引發爭議。台大昆蟲系名譽教授徐爾烈受訪表示,荔枝椿象身上的毒液經過高溫烹煮會分解,但即使沒有毒性仍不建議食用,因為牠和蝦蟹類有相近引起過敏的蛋白質,恐怕會引起嚴重過敏,特別是對昆蟲、蝦蟹過敏者風險更高。

2024年05月10日 18:16

臨時準備卻超受歡迎的母親節禮物!今年化身「最暖兒女」送媽媽最想要的靈活行動力

臨時準備卻超受歡迎的母親節禮物!今年化身「最暖兒女」送媽媽最想要的靈活行動力

母親節倒數,你的孝親禮物準備好了嗎?想要表達對媽媽的感謝與愛意,就要從生活上的小細節注意起!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台灣每7人就有1人有行動力保養需求,關鍵部位健康更是50-64年齡層關注重點的前三名。

2024年05月10日 18:00

怕膽固醇高!一天可吃幾顆蛋? 醫給答案了

怕膽固醇高!一天可吃幾顆蛋? 醫給答案了

過去,許多人認為吃蛋會導致膽固醇過高,因此不敢多吃。不過,近年來多項研究顯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每天吃三顆蛋並不會對膽固醇造成太大的影響。

2024年05月10日 17:33

他陽痿!為傳宗接代「動6次手術」全沒用 醫1方法成功了

他陽痿!為傳宗接代「動6次手術」全沒用 醫1方法成功了

一名男子25歲時被診斷為陽萎,之後的十多年間,為了傳宗接代,病人接受了6次人工陰莖手術,但都不甚完美,直到進行「陰莖靜脈截除術」才成功達到理想生活。醫師指出,勃起功能障礙的原因包括荷爾蒙不足、神經病變、慢性疾病等,其中一個關鍵是陰莖靜脈滲漏,儘管藥物可暫時幫助,但如果漏洞太大,仍需手術修復。

2024年05月10日 16:34

想吃肉又怕胖?營養師:選對部位很重要

想吃肉又怕胖?營養師:選對部位很重要

出門吃飯無肉不歡,但是又怕吃太多會變胖嗎?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上發文表示,其實只要聰明選對「部位」,以簡單的方式來烹調,就能大幅降低熱量。

2024年05月10日 16:20

LIVE/15:45規模5.8地震!氣象署最新說明

LIVE/15:45規模5.8地震!氣象署最新說明

地震全台有感!台灣東部海域今(10)日下午3時45分發生芮氏規模5.8地震,根據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資料,震央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32.8公里處,深度10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氣象署下午4時30分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情形。

2024年05月10日 16:15

關懷長者從吞嚥開始!高齡易患吞嚥障礙 醫:這些症狀要注意

關懷長者從吞嚥開始!高齡易患吞嚥障礙 醫:這些症狀要注意

隨著年紀增長,吞嚥能力的逐漸退化,一定只能吃軟爛的食物嗎?花蓮門諾醫院為了幫助長輩們吃得安全又健康,特地前進社區,除了為長輩們進行吞嚥篩檢,也透過專業語言治療師的說明與示範,教導長輩們正確的進食吞嚥技巧及吞嚥肌群的居家運動,藉此強化長者吞嚥力。

2024年05月10日 14:0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