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考招方案惹議!管中閔等15校長共同屬名聲明:招生制度並非完美

▲▼家長團體抗議學測百分制,考招亂象,逼學生出走。(圖/記者黃克翔‎攝)

▲家長團體抗議學測百分制,考招亂象,逼學生出走。(圖/記者黃克翔‎攝)

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家長團體、教團日前出面呼籲希望考試入學名額提高到50%,解決學測同分等亂象。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今(12日)發出由台大、交大、成大等15所大學校長屬名聲明強調,「目前的大學招生制度並非完美」,也不會是靜止不變的,將持續聆聽受到影響的各方面的心聲,並在今年考季結束後,邀請相關單位與表達意見的團體,深入討論分析。

招聯會強調,招聯會的召集人是由15所常委學校互推產生對外的代表,考招方案代表的是各大學的共同決議 ,各大學校長 都不可能被某一所學校左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聲明全文:

目前正在大學招生的季節中,我們希望對大學選才的方向做一些說明。

大學招生是國家人才競爭力的重要基礎,也是傳統文化所重視的。伴隨台灣社會開放多元與產業走向4.0,大學入學制度持續的演進。大學多元入學從民國83年試辦,91年正式實施,有關考科、級分、申請時間、篩選倍率、填志願數,都曾不斷地調整過。每一次的變動,也都引起家長與各界的大量討論。經過二十多年發展而形成今天的制度。

早年我們只能從一張答案卡的分數來選才,只用一種尺來衡量學生。如今透過多元選才的方式,大學經由審視考生的全貌及面試,更清楚地認識了大學將招收的學生。也由於多元入學的基礎,最近幾年弱勢學生的整體錄取率有明顯的改善。

當然,學科的表現一定是選才的重要指標之一。各學科都有極佳成績的高中生,仍可透過指考來展現優勢。申請及指考的實際入學名額目前維持約41:37的比例,相當接近。至於單科特優或有特殊表現,以及那些身處不利地區仍奮發向上的學生,則可以透過繁星與特殊選才的方式被看見。

最近一次的111年考招入學方案調整,主要是由於高中教學課綱的改變,減少了必修,增加選修,強調適性培養社會多元人才。因此大學、高中、大考中心、招聯會與教育部以及衆多教育團體,經過多年研究討論模擬大學招生制度的調整方式,並徵求民意機構的意見之後,於106年經教育部核定,並自去年開始漸進銜接。這個方案除了發展大學多元選才評量,協助高中適性教育,並且盡量維持與現制的連續性,保持「繁星推薦」、「學測申請入學」、「指考分發入學」及「特殊選才」多元的入學管道。

由於高中現場強烈主張減少學測必考科目以利發展多元選修,因此,調降大學參採科目數為至多4科,但仍維持辦理5科考試,考生可自由選考。家長團體與學生也歡迎減少考科來鬆綁、增進適性學習。

考招新制自107年開始,將個人申請時程分階段逐步延後,回應高中端希望學生高三下也能安心完整學習,不受二階申請作業影響的訴求。

維持教育穩定發展,是各大學的共識。因此以「現況微調」及「分階段銜接」為上位原則,儘量減少高中與大學的適應困難以及社會焦慮。

在社會多元變動的情形下,牽動大學招生帶來一些不確定性與擔憂是很可以理解的。目前的大學招生制度並非完美,也不會是靜止不變的。我們將持續聆聽受到影響的各方面的心聲,並在今年考季結束後,邀請相關單位與表達意見的團體,深入討論分析,同時考量大學與高中教育環境、產業趨勢、國際競爭與社會公平正義,運用全國招生大數據做整體客觀的分析,尋求最佳的做法,漸進調整考招制度,並留意取得運作平衡而不致傾斜。

我們對於高等教育都有強烈的使命感與投入,希望在不完美的條件之下,儘可能人盡其才,扶助弱勢,發展知識經濟,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

十年樹木易,百年樹人難。大學是最直接選才育才的基地,我們也請社會和家長儘可能了解招生議題的多面性,給予大學更多的空間和信任。

常務委員學校:

國立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靜宜大學校長唐傳義、國立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國立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國立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國立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國立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國立師範大學校長吳正己、國立政治大學校長郭明政、國立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台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淡江大學校長葛煥昭、元智大學校長吳志揚、輔仁大學校長江漢聲和逢甲大學校長李秉乾。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