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對國家貢獻」…人文學者批吹牛大賽 網:教你行銷!

大學教師示意圖(圖/達志/示意圖)

▲對人文學者來說,研究並不像理工科一樣能馬上看到量化的成果。(圖/達志示意圖)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申請科技部計畫不只是研究經費的來源,也是學者們升等、評鑑的指標之一。不過科技部修改今年「專題研究計畫主持人研究績效」的評估方式,要求必須寫出「近5年對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學者們痛批,這樣的審查標準,到底是看學術研究能力,還是「吹牛比賽?」

人文社會領域的學者多年來產出研究雖多,但總遭人詬病「都是些空想的東西」,科技部為此特別檢討了評量辦法,取消原先的「計畫成果出版情形表」,改列「研究績效表」;但其中2項「代表性研究成果之個人重要貢獻」、「簡述個人近5年對人才培育、研究團隊及學術社群之建立與服務,以及對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之重要貢獻」,讓學者們痛批「我現在是要參加好人好事代表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學者們表示,在當前「實用主義」的氛圍下,人文社會科學本來就已經邊緣化,社會上重理工、輕人文的問題也一直沒有解決,現在連科技部都要求人文學者「要有用」,是不是太看輕人文的價值了?「人文產業不興盛,那是產業結構的問題,但『有沒有用』不是一張表格就能寫出來的!」

▲▼政治大學,政大,中正圖書館。(圖/記者季相儒攝)

▲人文學者只能表示,政府扶植相關的產業,才有辦法讓人文價值量化。(圖/記者季相儒攝)

學者們質疑,這樣的簡述,「難道自己說自己貢獻超多、超大,就會申請到計畫案嗎?現在流行自吹自擂的能力嗎?」這種模式根本就像國小的校內「好人好事代表選拔」,根本無法反映學術能力或是貢獻;另外,有貢獻的學者自然有更多能力取得資源,但那些還年輕的學者、或是研究還沒進行完的學者,要怎麼跟人比貢獻?「肥了本來就胖的,瘦了已經快餓死的。」

學者表示,科技部想妥善運用資源也不是這種運用法,真的想改善這些情況,不如先讓審查計畫的人換一批,不然門戶之見這麼深的學術研究圈,很難再有新的突破;另外,人文的「貢獻」並不像理工科一樣可以量化,政府不如先扶植相關產業,人文學者自然就會有看得見的貢獻。

不過學者們痛批這種「自我吹擂」的舉動,卻讓網友們笑說,「這不就是產業界常在說的自我行銷嗎?」表示當然各領域術業有專攻,但人才這麼多,為什麼要把資源投在其中某些人身上,當然要有過人之處才行;「不能只要求年輕人做到,優秀的人推銷自己,有什麼不對嗎?」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