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史博扛厝走溪流特展 探尋台江世代生活記憶

▲展示以竹籠厝模型搭配手繪竹籠厝搭建圖示,讓觀眾更明瞭竹籠厝的取材與建造。(圖/台史博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會走的車不是新聞,會走的厝在台江地區也不是新聞!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扛厝走溪流:台江風土與自然」特展,即日起以所在當地居民特殊的「扛竹籠厝走溪流」生活習性為主軸,在地方學的發展根基下,將博物館研究培力導入社區歷史研究,講述200年來台江地區居民面對土地環境變化的常民生活智慧故事。

台史博所在地「安南區」,古時曾為台江內海一隅,在200年前才因流經的曾文溪氾濫、改道、淤積,逐漸轉變為現今樣貌。「水」一直是從古至今台江居民的生存課題,因此他們「順水」而生,發展出了沿海(溪)漁產、鹽地農業,及遭遇水患時「扛厝走溪流」的特殊生活習性;為了祈求「水順」,也發展出「拜溪墘」祭典等祭祀活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史博自開館以來,就以發展為台灣史多元資源中心自詡,近年配合文化部政策,帶著博物館典藏的歷史影像、文獻等資料,走入台灣西南沿海、沿山地區原、漢部落,深耕地方,透過歷史資料共享、互動,帶動以地方為行動主體的歷史、發掘文化特色、建構認同。

館長王長華表示,以往大歷史脈絡下的文獻記載,往往收錄了外在的水域、河道、地景變化與記述者眼中的風俗民情,但留存的在地人共同生活記憶、互動過程等動態資訊卻不多。

這次展覽,不僅由館員彙整文獻資料、走入地區訪談耆老、踏查田野,更有幸與在地社群進一步合作,由當地影像紀錄工作者蔡坤洲透過鏡頭重現、介紹當地水患記憶與信仰儀式、生活型態間的關連,資深匠師李養分享竹籠厝搭建技藝與記憶,從學甲中州遷居到台江中洲寮的邱姓移墾家族捐贈個人與家族文物,共同豐富展覽內涵,也藉此強化在地認同,帶領更多觀眾從當地人的視角,看見台江地區世代生活記憶。

展覽由台江地區獨特的「扛厝走溪流」主題出發,透過不同時代的地圖展示、套疊,看見走溪流背後近200年來台江內海的土地浮覆、滄海桑田變化。面對被稱為青瞑蛇的曾文溪的不斷改道、氾濫,溪南寮耆老口中扛厝走溪流的經驗,2004年出土、淹沒溪底滅庄的蚵殼港庄,這些鮮明的生活記憶佐證了文獻裡的水患紀錄;展覽中的溪南寮與新吉庄金獅陣獅頭、公塭仔與溪埔寮共組的蜈蚣陣衣飾等文物,說明遷居的移墾社群如何透過祭典的藝陣活動與原本的共同祭祀圈持續互動。

展覽自5月2日起展出至10月15日於展示教育大樓1樓大廳展出,歡迎觀眾踴躍參觀。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