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博會/傳統工藝時尚化 設計可量產家具家飾

記者洪菱鞠/台北報導

台灣時尚工藝不僅要叫好,更要叫座。漢藝廊結合國內通路專家「好丘」、「好樣」、「青石」、「巢家居」等知名品牌共組顧問團隊,與工藝設計家合作創造出兼具一流設計、市場性、可量產的家具與家飾品,而目前8組包括漆藝、木工、玻璃等成果創作,此次也透過台灣文博會一併展出。

 

▲產品設計師周育潤的夏日椅(左)用石雕工藝製作椅面,另結合木製骨架,反映更在地化的家具美學;張簡士揚以玻璃和鏡子重現瞳孔影像,製作出「瞳鏡」(右)。(圖/記者洪菱鞠攝)

由文化部主導,漢藝廊執行的「時尚工藝創新輔導與應用計劃」,目的在於讓傳統工藝與時代俱進,讓一般消費者也能購買具國際水準的台灣時尚工藝作品。此次展出的8組作品有竅門設計的Ring Master圓凳、張簡士揚的瞳鏡和畫框櫃、Poetic Lab的漆器工藝Inner grain、物外設計的白瓷吊燈、周育潤的夏日椅、Woo團隊的初景、三點水設計的玻璃魚缸漱流。

▲一系列的錫器創作,目前共有金色的「傳」與銀色的「境」兩種。(圖/記者洪菱鞠攝)

5人設計團隊Woo把藝術性和量化製程結合,創作一系列錫器作品「初景」,製作出傳統鍛敲過程中,難以呈現的手感與質感。工業設計師黃新雅表示,一般文創常見以竹子或木頭等材質表現,然而軟金屬的「錫」,因為質地特殊、熔點低等特性,在工藝創作上,也是一項很好發揮的材料。

▲Woo所創作的錫器,添加了紋路和漸層等自行研究的技法,表現出不一樣錫工藝。(圖/記者洪菱鞠攝)

黃新雅提到,為了製作錫器,團隊還特別到彰化鹿港向一位金工工藝師陳志揚拜師學藝,學習時間長達1~2個月,過程中也研究出紋路和漸層等傳統錫工藝所沒有的技法,其中金色款錫器還是特地用廟宇所拜拜的線香薰出來;未來除了會再設計出不同造形的錫器,也希望每件作品可以達到1、200件的量產化。

由三點水產品設計師林桓民所創造的「漱流」,是展場中唯一的玻璃作品。漱流的概念是將氣泡的型態轉化為玻璃輪廓,呈現玻璃有機、多變的特性外,當魚在物件中移動時,還可見到魚與空間所產生的視覺變化,成為玻璃工藝與魚缸產生的有趣互動。

▲林桓民在玻璃魚缸「漱流」中,表現出氣泡的感覺。(圖/漢藝廊提供)

產品設計師林桓民指出,漱流是利用鈉玻璃所製作,所謂鈉玻璃常見於實驗用的燒杯,由於鈉玻璃特性更薄、更清透,所以在製作過程很容易破裂,初期燒製測試的成功率幾乎是0,在經過3~4個月的摸索後,現在成功率不但是100%,一個下午就可以製成三件作品。

林桓民還提到,為了表現出魚和水之間的「氣泡」介質,製作過程不但要局部加熱,還要注意接口是否平順,是整個創作中最難的部分。此外,鈉玻璃的燒製不靠模具,必須隨時掌握當下可能會出現的狀況,因此每個完成品不會是規格化的呈現,而這也是這項作品的特色之一。

漢藝廊執行總監韓德昌表示,「時尚工藝」從設計觀點出發,探討台灣傳統工藝的當代發展與可能性,希望可以打破傳統的框架,進而豐富台灣創造的元素,醞釀出台灣獨有風味的創新風格,並且也能將作品市場化,以達到最實際與實用的效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