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爸爸的愛何其榮幸! 施明德女兒小年夜憶亡父:願來日在死亡裡重逢

▲▼施明德與女兒們的合照。(圖/翻攝臉書)

▲施明德與女兒們的合照。(圖/翻攝臉書)

記者皮心瑀/台北報導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1月15日病逝,享壽83歲。施明德的女兒施蜜娜今談起亡父說,她的爸爸始終把國家放在第一,小時候爸爸會問她,「爸爸媽媽比較重要還是國家比較重要?」她不願回答,也問過爸爸,「你是不是不愛我,比較愛國家?」而施明德笑笑的哭了。想起爸爸的這一生,施蜜娜說,施明德是神奇的爸爸,「這樣神奇的爸爸對我說,『寶貝小板,爸爸永遠愛你!』我何等榮幸,這份愛我會窮盡一輩子的勞力去讓自己有資格接受。」

施蜜娜說,施明德走的那天,她們帶著靈柩回到家中,她還是有種一回頭就會看到爸爸的感覺,然而,死亡只是生命的另一種形式,只要愛還存在,就沒有失去的可能。她這麼想著,打開爸爸的備忘錄,想看看有什麼片刻能夠回味,但看到這半句「誰看到雨絲的抽蓄?」又動搖了信心,她才知道她真的失去了。雖然永恆的爸爸每天都會重現,但是在片刻裡認真感受天地千變萬化的爸爸,又回頭傻笑的爸爸,好像不見了。

施蜜娜表示,爸爸常常說,「我不知道身後能留些什麼給你們倆,但是我當你們的爸爸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給你們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讓你們知道,家就是你們的避風港,不管發生什麼事,不管你們在哪裡,只要閉上眼想到我們一家四口美好的回憶,你們就可以回家了。」這是爸爸在牢獄中最大的資產,是他給自己灌溉力量的方法;爸爸的童年雖然歷經戰亂也見證了二二八,但是阿公阿嬤給了他們兄弟姊妹充滿愛的童年。

施明德住院的時候,施蜜娜說,她跟妹妹要互相鼓勵,抱在一起說,「沒關係我們沒有後悔不遺憾,我們已經跟爸爸說了一輩子的話了,而且我們在家自學,跟爸爸在一起的時間幾乎是整整一輩子,我們要很滿足,我們超幸運!太幸運了。」

「但是思念也是個考題,我有義務從中學習。因為我思念的爸爸是台灣的施明德,他要留給我的,以及他要留給這個國家的見證與信念,是能夠指引我們邁向未來的源源不絕的精神以及思想的照妖鏡。能不能夠承接這個意志,要看我們有沒有能力在思念中更看清楚他一生所反映出的精神以及時代的面貌。」

施蜜娜說,爸爸常常說,「我好擔心你跟妹妹不知道我到底有多愛你們,我真的好愛好愛你們,好愛媽媽。」現在她才懂得,與死亡為伍的人最大的恐懼,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愛無法真實地以真面目被感受到。她多麽感謝爸爸特地傳遞了這些恐懼,提醒她必須靠自己去珍惜他的愛。但是離別之際我還是充滿恐懼,原來愛這麼痛。

施蜜娜指出,爸爸始終把國家放在第一。就像他自己說的,他是台灣的施明德。記得小時候他常常坐在沙發上,嚴肅地拷問,「玩玩具比較重要還是國家比較重要?」「吃飯比較重要還是國家比較重要?」「學校比較重要還是國家比較重要?」「Nana(家貓)比較重要還是國家比較重要?」「爸爸媽媽比較重要還是國家比較重要?」正確答案當然永遠是,國家比較重要。

施蜜娜說,每次問到最後一題,她都要耍賴一番,覺得要是說出國家比爸爸媽媽重要,好像會哭出來。好幾次沒問到那題就逃走。後來她漸漸懂得,這道題目,是爸爸問自己的問題,是他在提醒自己;正確答案是國家比較重要,所以他甘願。

施蜜娜回憶,她忽然覺得自己好笨,還問過爸爸,你是不是比較愛國家?「他笑笑的,哭了,一雙手交握著、指尖顫抖,認識他的人都知道這個姿勢。我也哭了,但是我那時不知道自己在哭什麼。」

施蜜娜表示,「我現在想不起來,到底這漸進式的拷問,我有沒有成功走到最後一題的正解,也許沒有。我什麼考驗都沒經歷過。不知道此生會經歷什麼考驗,希望永遠不要有這一題,因為我不是施明德,我是施明德的女兒,這題我拒答。」

施蜜娜說,1980年軍法大審時,爸爸的最後陳述說,「我又來了。以坦然含笑的姿態,站在諸位的面前了。我早已做了抉擇。每個時代都有奉獻者。奉獻者總是扮演著悲劇的角色。奉獻者深知自己的旅程必是孤單、坎坷、悽慘和佈滿血淚的。奉獻者總是不為他的時代所接受,反遭排斥、欺凌、羞辱、監禁和殺戳。但是,奉獻者所爬過的羊腸小徑,必會被後繼者踩成康莊大道。奉獻者的肉體也會腐朽,但是他的道德勇氣和擇善固執的奉獻精神,必會增益人類文明,與世長存。奉獻者不屬於今天,但是他會活在明天!」

施蜜娜說,這樣神奇的爸爸對她說,「寶貝小板,爸爸永遠愛你!」她何等榮幸,這份愛她會窮盡一輩子的勞力去讓自己有資格接受,回憶太美好,童年太完整,再也不會好起來了。新的人生要展開,這注定是一個殘破的人生,既然知道是如此,更要永保信心,因為那是爸爸帶來的東西,「願我們此生能捍衛先父遺志,願我們來日在死亡裡重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政治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