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不到內衣是警訊!「1疾病」纏身 醫示警:不痛≠好了

 

圖、文/常春月刊

 

「我還這麼年輕,怎麼會得到類風濕性關節炎?」42歲的陳小姐,20年前以為是車禍後遺症導致肌腱炎,服用消炎藥半年未痊癒,進一步檢查才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原先喜好烘焙的她,因疼痛無法打蛋、揉麵團,被迫放棄開店夢想,也曾幾度坐了博愛座,被陌生長輩喝斥,「好幾次都是我爸幫我搶博愛座,我才敢坐。」回想過去,陳小姐難掩心酸情緒。

 

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常誤認為職業傷害 8成病友兩年內恐關節損傷

 

全台約有十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科蔡昀臻醫師指出,許多人以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只發生在長輩,其實好發於30至50歲的青壯年,因初期症狀易誤認成媽媽手、肌腱發炎、腕隧道症候群等職業傷害,因此延誤就醫;此外,更有超過八成患者可能在發病前兩年便出現關節損傷、約四成患者十年內恐釀成日常功能障礙。

 

 

看不出來不等於「沒事」 青壯年病友深陷家庭、職場困境

 

蔡昀臻說,很多病患一發作起來,不只是刷牙、扣內衣,連吃飯拿筷子、湯匙都有困難。而病友被疼痛折磨時,旁人常因「看不出來」,誤以為「無病呻吟」,這些錯誤認知帶給病友更多壓力。對正值求職以及照護家庭年紀的青壯年病友更是不利,常因疼痛導致動作緩慢、須請假休息,在職場上被同事誤解為賴床、偷懶、工作態度不佳;也因為身為家庭經濟支柱,擔心未來不能重回職場,索性隱瞞病情;同時發作時無法完成家事,有時連家人也無法諒解。

 

治療存有迷思 歐洲風濕病聯盟2022指引這樣才達標

 

根據歐洲風濕病聯盟(EULAR)2022指引,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達標,須於治療三個月內至少改善50%的疾病活動度、治療六個月內達成緩解以及低疾病活動度。不過,三總內科部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醫師表示,臨床觀察,病友對於疾病及治療有許多迷思,包含認為關節不腫不痛就可以停藥、藥物會愈吃愈多、病情沒起色而認為「藥沒有用」等,影響治療順從性,無法達標、緩解,並且讓心情更沮喪。

 

 

關節不腫、不痛 關節依然持續受到破壞

 

此外,盧俊吉提及,即使是關節不腫、不痛的時候,關節依然會持續受到破壞,且有些患者還有關節外併發症,所以不可以自行停藥,即使達到減藥條件,也要採取「階段性減藥」。對於許多病友「吃藥吃到怕」,可與醫師討論,醫師會依病友狀況調整治療策略與藥物劑量,不一定會越吃越多;除此之外,部分藥物須一至兩個月才產生療效,且病情起伏與生活作息、運動飲食也有關,須靠定期評估疾病活動度判斷,而非自行停藥。

 

藥物推陳出新 對症下藥減緩不適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推陳出新,包括非類固醇消炎藥、類固醇、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DMARDs)、生物製劑、口服小分子藥物等,盧俊吉醫師說,醫病溝通是治療達標的最佳方程式,可依據自身病況、有無關節病變、藥物副作用、是否備孕等討論治療方式,以降低病情惡化速度。

延伸閱讀:
·關節出現7大變化小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不治療恐侵犯身體其他器官
·手指刺麻「2特徵」恐是腕隧道症候群! 醫示警「8種人」罹患率超高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抽菸拿生命當賭注!門諾戒菸門診成功率逾半 醫:戒菸永不嫌晚

抽菸拿生命當賭注!門諾戒菸門診成功率逾半 醫:戒菸永不嫌晚

響應5月31日的世界無菸日,花蓮門諾醫院在恩慈樓大廳舉行「門諾醫院無菸醫院」活動。以闖關遊戲的方式吸引民眾參與,包括門諾醫院副院長林雅蘋、家醫科主任黃繩龍、社區健康部團隊及現場民眾共襄盛舉。並於希望樹上寫下對無菸環境的支持和決心,共同呼籲創造無菸生活,同時保護孩童避免受菸商干擾。

2024年06月01日 17:43

立委喊老人健保免費!健保署:恐得經常漲保費「年輕人被拔2次毛」

立委喊老人健保免費!健保署:恐得經常漲保費「年輕人被拔2次毛」

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提案修法擴大老人健保免費,針對「綜合所得稅核定稅率未達20%的長者」健保費全額補助。健保署長石崇良今(1)日表示,以此方案初步估算,健保1年將短收400億,且因為老年人口持續增加,短收情況與健保使用都會上升,恐得更常調升健保費率,增加年輕世代負擔;另一方面,政府負擔健保費用來自稅收,又是同一群人在繳納,相當是「一隻鵝被拔兩次毛」,會造成世代之間的公平性問題。

2024年06月01日 16:44

上班「紅茶喝到飽」!36歲男得糖尿病 醫嘆:開始破壞腎臟

上班「紅茶喝到飽」!36歲男得糖尿病 醫嘆:開始破壞腎臟

愛喝含糖飲料小心了!彰化一名在餐飲店工作的36歲王先生,近1年來頻尿,晚上得起床好幾次,睡得極不安穩,就醫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13%,已是非常嚴重的糖尿病卻不自知。家醫科醫師郭馨鎂研判,男子除了有遺傳及肥胖體型的高風險因子外,近幾年來工作一口渴就喝店家免費提供給顧客的含糖紅茶、很少喝水,恐怕也是肇因。

2024年06月01日 13:47

世衛行動團返國!雙邊會談43場疫後最多 邱泰源:挺台國家創新高

世衛行動團返國!雙邊會談43場疫後最多 邱泰源:挺台國家創新高

台灣已經連續8年沒有獲邀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衛福部長邱泰源仍依照往例率世衛行動團赴日內瓦展開一連串活動,今(1)日清晨返抵國門。邱泰源表示,無法受邀他感到相當遺憾,已於5月27日遞交抗議函,對WHO及中國表達嚴正抗議。他也分享成果,今年有多達26國家與歐盟等替我國發聲,支持台灣力道更勝以往;進行雙邊會談多達43場,皆創下疫情後最高紀錄。

2024年06月01日 13:35

傳統粽不符均衡飲食!自製八寶粽「3低1高」 營養師手把手教

傳統粽不符均衡飲食!自製八寶粽「3低1高」 營養師手把手教

花蓮慈濟醫院營養科團隊迎接端午節,以多種豆類及水果為材料,設計出富含植物蛋白和膳食纖維的八寶粽。由營養師梁榮顯示範做法,民眾可以在家自己享受「包粽」的樂趣,吃得健康無負擔。

2024年06月01日 10:45

90%台人需要!不只牛奶「5大高鈣食物」 1動作吸收更快

90%台人需要!不只牛奶「5大高鈣食物」 1動作吸收更快

缺鈣容易造成骨質疏鬆、牙齒問題、心悸、手腳麻、皮膚粗糙、抽筋。台灣有90%的人,都有鈣質攝取不足的問題!

2024年06月01日 10:02

「低FODMAP飲食」有助改善腸道疾病!1族群最適合

「低FODMAP飲食」有助改善腸道疾病!1族群最適合

養對人的成長和健康很重要,也與腸道疾病有關。研究發現,不同地區和飲食可能導致疾病流行的差異。腸道微生物群及其受飲食影響的方式正受到關注。慢性腸道病變中,症狀、疾病活動和飲食之間存在聯繫。飲食對疾病和症狀的發展很重要,因此被建議作為治療的一部分。

2024年06月01日 09:30

26歲女腎病症候群住院「突發心跳停止」 醫揭最危險併發症

26歲女腎病症候群住院「突發心跳停止」 醫揭最危險併發症

一名26歲女性罹患腎病症候群,近期因全身水腫且蛋白尿增加,懷疑疾病復發而入院接受治療,沒想到在住院期間患者突發心跳停止,醫療團隊緊急搶救一度使用葉克膜維持生命,經過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她兩側大片肺栓塞,醫療團隊隨即進行凝血劑治療;醫師指出,腎病症候群是許多患者面臨的一個嚴重健康問題,其中血管栓塞被認為是其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

2024年06月01日 08:21

她起床大小眼、複視以為疲累 一粒米也嚥不下才知「肌無力」上身

她起床大小眼、複視以為疲累 一粒米也嚥不下才知「肌無力」上身

正值青春期的17歲少女,突然出現單側眼皮下垂、晨起複視但經幾分鐘刷牙洗臉時間就會恢復的情況,起初以為只是疲累,但一年後症狀變明顯,且伴隨吞嚥困難,嚴重時食物一入口就從鼻孔跑出、一粒米飯也無法嚥下,多次就醫從眼科轉到神經內科,花了兩年時間才確診是少見的自體免疫疾病「重症肌無力」。

2024年05月31日 21:57

愛吃蒜頭「5招快速除臭」! 醫大推:嚼它效果最好

愛吃蒜頭「5招快速除臭」! 醫大推:嚼它效果最好

蒜頭讓人又愛又恨,其含有大蒜素具備增強免疫及心血管功能、抗發炎、殺菌抗癌又能養顏美容,但生吃後所產生的濃郁蒜味讓人一張嘴就尷尬。想快速消除異味,醫師「虞哥」分享5招,除了立即刷牙並使用漱口水外,攝取新鮮蔬果、來杯綠茶或牛奶,嚼口香糖都是好方法,其中效果最好的是薄荷葉。

2024年05月31日 21:4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