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鮮膜一常見用法「毒素吞下肚」!營養師:會有塑化劑產生

喝湯,用餐,吃飯,客人,餐廳(圖/取自免費圖庫stocksnap)

▲許多人食物沒有吃完,會選擇使用保鮮膜包起、保存,但如果用法錯誤,恐將毒素吃下肚。(示意圖/免費圖庫stocksnap)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如果晚餐出現剩菜,不少家庭會用保鮮膜包好,等到隔天再吃。不過,營養師雷小玲分享,有一種錯誤的用法,會導致保鮮膜釋放出毒素,還可能導致食物裡面殘留塑化劑,還是要避免這種用法為妙。

雷小玲表示,市面上常見的保鮮膜,大概有PE膜(聚乙烯)、PMP膜(聚甲基戊烯)、PVC膜(聚氯乙烯)及PVDC膜(聚偏二氯乙烯)等材質,用途各有不同,其中結尾有C的種類,就是含有氯的意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雷小玲說,含有氯的保鮮膜從外觀上來看,會稍微帶有黃色,而氯是一種塑化劑成分,能讓材質變得柔軟、有彈性,但若氯燃燒不完全,就會產生戴奧辛,進而對環境產生危害,因此還是少用為妙。

雷小玲提到,這4種保鮮膜的耐熱程度都相當不錯,其中又以PMP膜最為耐熱,可以承受180度高溫,但最好還是能減量使用保鮮膜,用其他可重複容器來替代。

雷小玲指出,在保鮮膜的使用上,最好的方式當然是將食物吃完,但如果真的必須用到,務必盡量避免直接接觸食物,因為這些塑膠製品怕油、怕熱,加熱的過程中,如果距離食物太近,沾染到油脂,可能會釋放出毒素。

▼保鮮膜若離食物太近,可能因為油、熱而溶解出毒素。(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保鮮膜,塑膠袋,塑膠。(圖/免費圖庫Pixabay)

雷小玲提到,除了要距離食物2、3公分以外,湯品包上保鮮膜以後,加熱前最好能夠在膜上戳個小孔,否則加熱後拿出微波爐,因為溫度降低,導致保鮮膜貼在湯品的表面,接觸到油以後,也有可能溶出塑化劑、毒素等不好的成分。

雷小玲建議,若真的害怕塑化劑殘留,平時可以多吃幫助排毒、解毒的蔬果,或是能夠強化肝功能的食物、多喝水,幫助身體代謝,把毒素排出。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