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2049年中國技術與美相當 美不再有「卡脖子」優勢

▲▼林毅夫             。(圖/CFP)

▲林毅夫。(圖/CFP)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遭美國制裁,發展備受考驗。對此,北京大學國發院名譽院長林毅夫表示,世界上擁有先進技術的發達國家並不只有美國,如果其他發達國家的高科技企業不把產品賣給中國,它也會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是自廢武功放棄在高科技領域的領先,「像晶片這樣的高科技產品,30%的市場都在中國,如果企業無視中國市場,該行業就有可能從暴利變為低利甚至虧損。」

根據《北京日報》報導,林毅夫指出,高科技產品的特性是迭代特別快,企業必須保證大量的研發投入來維持產品的先進優勢,而大量的研發投入離不開用企業盈利來做保障,因此,美國卡中國脖子的行為實際上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如果單純從企業利潤和未來的競爭能力考慮,相信沒有一家美國企業不願意把產品賣給中國,主要是美國政府不讓賣。

林毅夫提到,同樣擁有高科技的德國企業就不會面臨美國企業的困境,德國總理梅克爾與川普見面或者與拜登通電話時一直表示德國既希望維持與美國的友好關係,也希望維持與中國的友好關係,「同理,英國、法國、日本、韓國的高科技企業也是如此,因為他們並不想為了維護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而失去龐大的中國市場。」

林毅夫表示,如果美國擁有某些在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先進技術,又強制不賣給中國,怎麼辦?他的觀點是,這樣的技術可能有,但不會太多,既然不多,那就用新型的舉國體制集中力量去完成技術攻堅,「以我們現在的經濟、科技和產業實力,短則一兩年、長則三五年,都有希望突破。」

林毅夫指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所引發的中美摩擦會持續很長時間,但他相信,中國經濟在2035年之前仍然具有每年8%的增長潛力,「即便我們要應對人口老齡化、碳達峰碳中和、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問題,中國也有可能達到年均6%左右的增長速度,保證實現2035年GDP總量在2020年基礎上翻一番的目標所需要的年均4.7%的增長。到2030年,中國經濟規模即使按市場匯率計算,也可以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林毅夫強調,到2049年,中國人均GDP可以達到美國的一半,中國經濟發達地區「三市五省」的人均GDP、經濟規模、產業、技術水平都與美國水平相當,中國將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美國不再有卡中國脖子的技術優勢。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過程中,中美關係也會因此達到新的平衡。」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