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環評法六大修法方向與改革

▲▼亞泥,花蓮縣,遠百,徐旭東,挖礦養魚。(圖/翻攝自Flickr/Edd Jhong)

環保署將針對《環境影響評估法》做修正,未來各項重要建設如水泥、礦業、科學園區等都要做政策環評。(圖/翻攝自Flickr/Edd Jhong)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蔡英文政府執政後將大幅檢討、翻修環評制度,環保署預訂在7月底前提出《環境影響評估法》草案,並提出修法六大方向,包括:一、強化政策環評功能;二、強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責;三、建立明確「補正及展延」機制;四、檢討環評審查結論之效期;五、修訂環評追蹤監督機制;六、配合司改會結論修正,建立吹哨者條款。

修法首要是強化政策環評功能,將以專章規定政策環評,引導個案開發,將政策環評與開發行為個案環評相連結是最大改革。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指出,未來環評法將以專章規定政策環評,並政策環評與開發行為個案相聯結,若開發個案已符合政策環評之政策,於一定條件下,將可簡化環評審查程序,甚至不必進入二階環評。

其次是回歸「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責。詹順貴表示,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將不再只是將案子轉給環保署;未來,必須將環保因素內化至各部會,加強各部會做開發許可決策時應將環境責任納入考量。

依環保署規畫,未來各部會在轉送開發個案環評書件時,也必須確認該個案與政策環評的契合度、基地區位篩選的合理性、開發案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以及確認環評書件資料的正確性。環保署官員表示,此設計是使各部會決策時須將環境因素內化,最後目標是十至十五年後環評能回歸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對於檢討環評法第十六條之一規定,明訂環評審查通過後逾五年未實施開發行為時,應提送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及對策檢討報告送主管機關審查;也將首訂退場機制,環評審查通過後逾十年未開發,其審查結論失其效力。

另外,環評也會納入追蹤監督機制;配合司改國是會議結論,將不法利益追繳與罰鍰並行、吹哨者條款及公開環境數據資訊,納入修法範疇。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法律熱門新聞

更保台南分會技訓班助更生

更保花蓮分會陪伴毒品更生人家屬

雷皓明/幫別人簽名犯偽造文書嗎

買手指虎當戒指 當心牢獄之災!

判刑定讞 可循替代刑罰免入監

給說法/順手牽傘是竊盜或侵占

給說法/不以財物下注就非賭博嗎

法務部長蔡清祥關切苗栗東里家風

給說法/你知道自己被限制出境嗎

雷皓明/「打我啊笨蛋」 你真打?

更保董事長張斗輝訪苗栗提反毒

給說法/沒發現撞車就不算肇逃嗎

湯文章/再審也不能重評證據

給說法/放高利貸屬於重利罪嗎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