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騙反成詐騙幫助犯? 律師:不要輕易交出帳戶 

記者賴映秀/台北報導

根據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統計,2013年5個地方法院中,高達9成8的詐欺幫助案遭判有罪,但部份的詐騙帳戶登記人也是受害者,可能因求職、貸款交出銀行帳戶。刑事局副局長楊源明坦承詐騙宣導仍有不足,未來會深入調查人頭帳戶來源,民眾也要加強警覺。

冤獄平反協會理事長羅秉成指出,部分詐騙帳戶持有人,無法被證明為詐騙共犯,但司法體系仍判有罪,已經是樣板化判決。羅秉成提醒,有些民眾為了求職,抱著「反正沒有餘額」心態交出帳戶,但提供帳戶的後果相當嚴重,如果因此留下幫助詐騙的記錄,一輩子都會受影響。

兒子因網購遭騙的田媽媽出面表示,兒子交出帳戶後驚覺可能是詐騙,立刻向警局報案,但帳戶還未列入警示帳戶,警局僅草草受理未付三聯單,造成後續官司纏身。民間司改會執行長高榮志表示,民眾帳戶如果列為警示帳戶,個人信用也會受損,對於求職的弱勢民眾非常不利。

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檢察官輕率起訴、法官濫用套稿,未經查證就判帳戶登記人有罪,顯見整個司法體系缺乏同理心,認為民眾「被騙活該」,或是抱著「要給你一個教訓」心態,忽視底層民眾受騙事實。尤美女要求刑事局不得拒絕民眾報案,並統計受騙人頭帳戶遭起訴數量。

楊源明表示,詐騙人頭帳戶可能是購入,也可能是假借徵才名義騙取,將要求深入蒐證調查後再提公訴,同時避免民眾未察覺成為人頭帳戶,2014年開始施行列入警示帳戶後,3天內以書面通知帳戶所有人,並註記後續救濟程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