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非法基因改造米擴散 湖南湖北安徽福建淪陷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央視27日披露,轉基因大米(基因改造稻米)多地擴散,已經很難收回,湖南、湖北、安徽、福建一帶的米,基本上大部分被轉基因「汙染」。報導還說,去年大陸出口歐盟的米製品25次被查出含有轉基因成分。

根據央視《新聞調查》報導,記者4月在湖北武漢一家超市隨機購買5種大米,隨後將這些送往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檢測,結果其中3種含有轉基因成分。記者發現,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通報中,所顯示的轉基因成分也大都是這一類型:Bt63。

Bt63是由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研發的專利轉基因抗蟲水稻,1999年研製成功,2009年獲得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但並沒有得到商業化種植的許可。(上圖/翻拍影片,下同)

報導引述記者調查指出,武漢江夏區金星村不少農民正在種植轉基因水稻,他們以40元(人民幣,下同)一斤的價格在種子銷售點買來。農民說,轉基因抗蟲稻在當地銷路很好,因為能抗螟蟲,他們可以節省出買農藥的錢和打藥的人工費用,「每畝能省2、300塊錢。」

中科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張啟發,主要從事分子遺傳學和基因工程研究,Bt63轉基因抗蟲稻項目的帶頭人。他在受訪時,不否認轉基因大米從華農擴散的可能性。

他說,可能有兩種渠道:一是在1999年進行成果展示與鑒定時,有不同的單位或個人拿走稻種;二是2003年華農進行大規模生產性試驗時,可能有種子公司拿走種子後非法育種。

他指出,在上個世紀90年代,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並沒有嚴格的法律規定,「種子公司可以很容易地拿到Bt63轉基因抗蟲稻種,然後自行育種,進而流入市場。」

張啟發曾經擔任過一家名叫科尼爾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這家公司正是華農有意洩露轉基因水稻的重要源頭。

根據報導,大陸所制定的大米出廠標準中,並不含有轉基因的檢測項,所以政府監管部門和企業都不會對出廠大米進行檢測,這就導致即便有一些大米含有轉基因成分,大米銷售商和消費者都無從知情。

對於許多出口企業來說,他們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因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收購了含有轉基因成分的大米,導致他們在出口時遭受損失。上海市一家食品企業2013年出口歐盟的一批白年糕中,就被檢測出含有轉基因成分。

在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通報裡,2013年大陸出口歐盟的米製品中,就有25次被查出含有轉基因成分。

為減少損失,一些大陸企業會按照歐盟的標準自行進行轉基因成分檢測。但這家上海某食品企業總經理表示,因為市場上大米來源眾多,儘管有檢測環節,企業也是防不勝防。據他們了解,轉基因大米已經擴散,很難收回,一發不可收拾,湖南、湖北、安徽、福建一帶的米,大部分都被轉基因「污染」掉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