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登月成功 航太人員驚呼:完美得出乎意料!

大陸中心/台北報導

大陸「「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14日結束繞月環行後,成功闖過「黑色720秒」,晚間9時11分以軟著陸方式著陸月球虹灣區,實現了中國航天器的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整體表現讓航太科技人員驚呼「完美得出乎意料!」因為前蘇聯直到第12次嘗試才首獲成功,美國則是經過3次失敗才平安著陸。

據央視新聞報導,「嫦娥三號」著陸後,約8個小時後,「玉兔號」月球車就將駛出並開展科學探測,著陸器則不動地進行原地探測,但實際駛離時間還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報導指出,在這8個小時之內,7小時用來準備,1小時用來分離,屆時還會「互相拍照」。

報導說,「玉兔號」月球車在離開「嫦娥三號」之前,必需通過太陽能電池板和著陸器電源充電,此外還要將桅杆升起,利用桅杆上的導航相機觀看月球,為即將的探測路積累資料。

在14日晚間的登月過程中,根據陸媒報導,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的大螢幕上顯示出「嫦娥三號」動力下降速度曲線和高度曲線圖上,標誌探測器實際下降的紅色曲線,與科技人員預設的理論綠色曲線,沒有絲毫偏差地重合在一起,而這兩條完全重合的曲線,標誌著「中國航太技術又攀上新高峰」。

報導指出,航天器月面著陸,是中國航太領域迄今「最複雜」與「難度最大」的任務,需要突破不少關鍵技術,例如「嫦娥三號」在發射時,實現了多視窗、窄寬度條件下的「零視窗」發射;在38萬公里的奔月過程中,原定三次中途修正只進行了兩次;著陸時,精準進入預設區域。

其中有一項技術相當值得一提,就是月球屬於真空環境,傳統依靠空氣摩擦減速的火箭發動機和推進系統在月球上是不可行的,為此大陸科研人員首次使用了自主設計製造的「變推力發動機」。

報導指出,「好的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雖然登月成功,但「嫦娥三號」還有與「玉兔號」分離的考驗、月地間遙操作、月面生存等眾多充滿挑戰的考驗,但相信在航太科技人員的精準設計與精確操控下,「嫦娥三號」一定能夠不辱使命。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