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銷成為漲價最強理由!公平會查價輸給老百姓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稱民生物價持平,遭網友諷「活在平行時空」,事實上,行政院相關單位調查物價的方式,幾乎都靠銷售通路的回報,而通路只要以「促銷期不同造成價格不一」的說法回應,就讓行政院查不到物價上漲的事實,但小老百姓買東西就是得付出比較多的價格,「切身感受」最直接且深刻,難怪官員總是被形容「不知民間疾苦」,官員們殊不知只要拿不同時期的通路DM比一比,價格的差異立現,民生商品有沒有漲價?再明顯不過。

同品牌、同規格的奶粉相比 ,這個月的促銷價(右)比起去年九月促銷價已大漲50元。(圖/ETtoday)

每次物價一波動,各大量販業者立即成為各界關切目標,但以低價為主要訴求的量販通路,絕對沒人敢承擔「漲價」的名號,面對相關單位的查價,不論公平會、消保會,量販因整年度都有不同促銷檔期,「促銷價」不同就成為回應政府單位的最佳說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政府單位總是找銷售通路查價、研商平抑物價對策,卻顯少從上游供應商下手,成了價格掌控上的最大漏洞,因為通路售價,不論促銷價、原價,都是跟供應商洽談,供應商要漲價,通路商通常抵擋不住,尤其是旗下有許多產品的大品牌,經常是帶頭喊漲,但令人訥悶的是,只要一漲價,股價也會跟著上漲,說是反映原物料上漲,售價不得不漲,但為何股市表現反而能立即受惠?

2008年馬政府一上任,就面臨萬物齊漲的考驗,消保會找來愛買、大潤發、家樂福、頂好、全聯、松青六大通路成立「抗漲專區」,各通路將指標性商品正好有促銷的品項集中陳列,一點都不難,還樂得政府帶頭幫忙宣傳,帶動業績成長。

但事實上,老百姓買到的商品並不會因此比較便宜,甚至可能比前幾個月還貴,只要供應商漲價,通路進價提高,售價就會跟著提高,不論是促銷價或原價,而本來各量販每個檔期就有不同促銷品,只是原本依類別擺放的促銷品,集中在一區罷了,但這卻成了政府「平抑物價」的重要政績之一,今年再度如法炮製要通路商成立「平價專區」,但消費者還是沒有因此省到荷包。

►►►更多好看內容都在《ETtoday新聞雲》首頁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