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超齡作得首獎!樹根與垃圾融為一體 2023臺灣美術展展出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臺灣美術協會舉辦「2023臺灣美術展」年度特展,同時也展出「第11屆臺灣美術獎」15件頂尖得獎作品,其中首獎吳秉叡年僅不到20歲,他以基隆和平島宮廟旁一棵不起眼的樹木為靈感,創作《歸根》來表達生命平等和環境議題,作品表現讓21位評審都感到驚艷;此次同樣受邀參展的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也不斷讚歎及勉勵他繼續作畫。展覽自即日起至5月14日在國立「中正紀念堂」展出。

▲第11屆臺灣美術獎首獎作品《歸根》,用來表達生命平等、環境議題,作品表現令評審驚艷。(圖/臺灣美術協會提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灣美術協會邁入第12年,也是全國第一個以「臺灣」來入名的藝術團體。理事長潘蓬彬表示,每年集結所有會員的代表作品,舉辦年度展覽,今年多達60件。另外協會也從第2年起舉行「臺灣美術獎」,今年來到第11屆,經過21位評審層層的競逐中,遴選出最頂尖的15件精彩畫作參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年輕畫家吳秉叡(左)作品獲得首獎,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右)也讚賞並勉勵他繼續作畫。(圖/記者李毓康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中獲得首獎的創作者吳秉叡,年紀還不到20歲,目前就讀大學二年級。他的油畫作品《歸根》,靈感來自於某日午後到和平島旁的福德宮,在一個無人的角落,看見一棵樹與垃圾融為一體的模樣。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將這棵樹的狀態畫下來,一方面傳達環境議題,也期望藉由樹來表達生命的平等,「每個人最終都會塵歸塵,土歸土,不會因為你的身份地位不同而有改變。」吳秉叡還透露,這棵樹長在一戶住家旁,後來再去看,已經被鋸掉了,只剩下零落的模樣。

▲特優獎楊昌儒的油畫《不留餘地》,也同樣在傳達環境保護議題。(圖/臺灣美術協會提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首獎《歸根》之外,特優獎楊昌儒的油畫《不留餘地》也不約而同的在傳達環境議題。潘蓬彬說,這次得獎的作品中很多是年輕畫家,原以為年輕人可能會嘗試超越時代、前衛的作品,不過近年發現,很多年輕的藝術家都非常重視一個主題就是「環境保護」。

▲苗裕康的《饔》描繪台灣的廣闊山林中,有一群鹿家族,雖看似孤單但環境優美,倡議美好生活環境的願景。(圖/臺灣美術協會提供)

另外一幅特優的作品,苗裕康的《饔》描繪台灣的廣闊山林中,有一小群鹿的家族,看起來有點孤單,但環境非常舒適且迷人,似乎也在倡議著美好生活環境的願景,這幅也是年輕的藝術家創作。

▲「臺灣美術展」在中正紀念堂展出。(圖/記者李毓康攝)

潘蓬彬也表示,「臺灣美術獎」今年有21位評審,在評選時不知道作者是誰,投票後能顯示出相當的共識,顯示出公平性。獎項報名不限定資格,唯獨「會員不能參加」以示公允,就是為了讓協會資源用來幫助更多喜歡畫畫的朋友,而不是綁在自己人身上。

因此,儘管獎金不高,卻具有指標性,吸引不少年輕的美術系學生、藝術家參與;甚至還有許多資深畫家、畫壇名家也挑戰投件,顯見大家對於協會的信任度。

▲潘蓬彬今年參展的作品名為《小白兔愛上馬列維奇》。(圖/臺灣美術協會提供)

而潘蓬彬今年參展的作品名為《小白兔愛上馬列維奇》,一次挑戰當代精神的立體派及未來主義,畫作中的兔子彷彿正在跑動,也致敬馬列維奇這位影響現代抽象的藝術家,強調藝術展現的純粹。

▲秘書長朱玉婕作品《曙光》,是當年在疫情期間,象徵黑暗中不要忘記有一絲曙光。(圖/臺灣美術協會提供)

「2023臺灣美術展」即日起至5月14日在國立中正紀念堂1樓藝廊展出,每幅作品不僅技藝超群,也蘊含對於當下的省思或啟示。潘蓬彬表示,歡迎大家一起蒞臨展場,欣賞今年臺灣美術協會為大家準備如詩般的美麗盛宴。

▲▼「2023臺灣美術展」即日起至5月14日於中正紀念堂一樓藝廊展出。(圖/記者李毓康攝)

「2023臺灣美術展」
暨「第11屆臺灣美術獎徵選展」
時間:即日起~2023年5月14日(每日9:00AM-6:00PM)
地點:國立中正紀念堂-一樓藝廊

相關報導

百忙中完成!基隆副市長邱佩琳新作 2023「臺灣美術展」展出

唐朝仕女俑穿越重生!邱佩琳以藝術傳承助人精神 企業家收藏響應

青蛙共生倡議環保、金箔入畫超耀眼!「臺灣美術獎」作品震撼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