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沒上場!男打籃球心肌梗塞急送醫 心導管手術救回一命!

▲聯新醫院重症醫學部葉松峰醫師呼籲,運動期間若產生呼吸偏喘,伴有盜汗、胸悶情況,須立即停止活動尋求醫療協助。(圖/記者沈繼昌翻攝)

▲聯新醫院重症醫學部葉松峰醫師呼籲,運動期間若產生呼吸偏喘,伴有盜汗、胸悶情況,須立即停止活動尋求醫療協助。(圖/記者沈繼昌翻攝)

記者沈繼昌/桃園報導

時序進入春夏交際,疫情緩解下國人紛紛走出家門運動,一名中年男子日前與朋友相約打籃球,才開始約10分鐘突然倒地昏迷,消防救護人員到場發現已無心跳呼吸,緊急施以心肺復甦術後送往聯新國際醫院急救,醫療團隊研判是心肌梗塞,緊急施以心導管手術終於救回男子寶貴性命。院方呼籲,久未運動民眾如欲從事激烈且高強度運動前,應以循序漸進逐步提升強度,在安全狀況下享受運動帶來暢快。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聯新國際醫院重症醫學部葉松峰醫師指出,一名約50歲中年男子,日前應朋友邀約打籃球,才開始約10分鐘,中年男突然倒地昏迷,嚇壞同行友人,消防人員到場後發現男子已呈現OHCA(呼吸心跳停止)狀況,經實施心肺復甦術急救,並立即送往聯新國際醫院,急診醫師研判為心肌梗塞,隨即安排心臟專科醫師實施心導管手術,及時在鬼門關前將中年男子救回。

葉松峰醫師表示,經查該名患者發病情況時,年輕時十分熱衷籃球運動,但因忙碌於事業與家庭,已十餘年沒上場打球,加上體型發福並有抽菸習慣與三高病史,平常僅陪同孩子投球的輕度運動,朋友邀約下想重拾籃球,沒想到在未暖身前下場打球,險些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聯新醫院重症醫學部葉松峰醫師呼籲,長期未運動,若要從事打籃球等激烈運動,建議須循序漸進方式。(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葉松峰醫師建議,若要從事劇烈或中高度運動,如馬拉松、登山、或是球類競技等運動,一定要事先評估自己身體狀況,尤須適時補充水分、環境通風、溫度適切環境下,運動才會相對安全。倘若平常沒有運動習慣,或是太久沒有運動的朋友,不要急著達到以往運動強度,需循序漸進,尤其如籃球、羽球、排球等競賽性質運動,激烈程度很容易隨著場上的氛圍波動,自己難以掌握,尤須特別留意。

此外,患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具有吸菸習慣、40歲以上朋友,尤其是男性,都是心肌梗塞高風險族群,再加上夏天氣溫高、濕度升高,無形中增加了心臟與血管負擔。呼籲欲從事運動前,一定要審慎且緩步執行。若運動過程中已產生呼吸偏喘現象,經過3至5分鐘休息仍無法緩解,應該馬上告知身旁朋友留意,如伴有盜汗、胸悶,這是危險警訊,須立刻停止活動與尋求醫療協助,以確保自身安全。

 【更多新聞】

疫情期間月入僅1萬元 鋼琴老師轉行當消防員!曝首次出任務超糗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1南崁段遊覽車跟太緊「5輛撞一堆」 休旅車烏龜翻...2人輕傷

嫌按摩女服務差「打槍不給錢」 男奧客襲胸又摸臀...下場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