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全球首見!休眠大屯火山有「心跳」 18分鐘震一次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中研院林正洪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長期觀測發現,大油坑地區有週期性地震活動,平均大約每18分鐘發生一次地震的重複性地震活動,可以持續數十個小時,這是全球首次於休眠中之火山偵測到類似動物「心跳」之現象。研究團隊也證實大屯火山群許多地鳴,與火山噴氣活動有關,因此更加認定大屯火山群應該是一個活火山。

▲小油坑後火山活動地質景觀區。(圖/記者李毓康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科技部計畫支持下,以及內政部的協助,中央研究院林正洪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於2011年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菁山自然中心設置了大屯火山觀測站(TVO: Taiwan Volcano Observatory at Tatun),建立各項即時火山監測系統,對大屯火山、龜山島與北台灣附近的海底火山進行長期性嚴密的火山活動監測。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技部指出,雖然台灣在人類歷史上沒有火山噴發之紀錄,但是於台灣北部卻存在一些火山特徵的地區,包括大屯火山群、龜山島與附近的海底火山等等。而大台北都會區近郊之大屯火山群,最高峰七星山距離台北101大樓更是小於15公里,其地表的地熱活動相當明顯。而其是否有再度活動的可能性,不僅為值得研究的科學議題,更關係著大台北都會地區的安全。

▲ 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林正洪研究員。(圖/科技部提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由長期監測,林正洪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認定大屯火山應為活火山,並為全球首次同時利用S波陰影與P波緩達兩個現象,證實其下岩漿庫的存在。根據早期的岩石定年結果,推論大屯火山群最晚期的噴發大約在十萬年前,因此過去大多數人認為大屯火山群應該不會再活動。然而近十幾年的研究成果,卻認為大屯火山群很可能是活火山,主要的證據包括地球化學、地震活動、地殼變形與火山灰定年等等。

▲ TVO大屯火山觀測站即時串流。(圖/翻攝自YouTube/TVO大屯火山觀測站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正洪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利用大屯火山地區密集的地震觀測網,於最近三年內更發現多項非常有趣之火山活動特殊現象。首先,在大油坑地區觀測到週期性地震活動,平均大約每18分鐘發生一次地震的重複性地震活動,可以持續數十個小時。這項觀測也是全球首次於休眠中之火山偵測到類似動物「心跳」之現象。同時研究團隊也證實大屯火山群許多地鳴與火山噴氣活動有關,例如小油坑爆裂帶就有多次爆炸式的噴氣紀錄,甚至有類似「火山對話」之有趣現象。其他如超長周期之火山地震,也是典型活火山之一種特徵。上述這些新的地震觀測結果,也直接證明大屯火山群還有巨大熱能存在,更加認定它應該是一個活火山。

▲ 小油坑噴氣孔。(圖/科技部提供)

雖然如此,但是過去卻一直無法證明大屯火山群底下是否有岩漿庫的存在。岩漿庫顧名思義是一個液態為主的岩漿體,因此理論上地震所產生之S波沒辦法穿過岩漿庫;液態的岩漿庫也會明顯地造成P波的緩達現象。經過仔細地分析大屯火山地震觀測網所有資料,終於同時發現S波陰影與P波緩達這兩項重要的證據,充分地證實台灣北部地殼內部存在一個岩漿庫,其範圍大約有1/4個台北市的面積。

相同地依據地震S波無法穿透液態岩漿庫的特性,除了可以觀測到S波陰影外,同時也可以發現強烈的S波反射現象。利用這些原理,我們仔細檢查宜蘭外海的龜山島附近地區的地震資料,同時也發現S波陰影與強烈反射兩種現象,經過交叉比對檢驗岩漿庫可能的位置,結果也清楚地發現有一個岩漿庫存在龜山島的中部地殼,充分證明龜山島是台灣另外一個活火山。雖然這個活火山不在台灣本島上,但是火山活動可能造成的複合式災害也不容忽視。例如火山噴發造成龜山島土石崩塌,有可能產生小規模的海嘯衝擊極為平坦的宜蘭平原。

► 龜山島下有岩漿庫 噴發後土石崩塌可能引海嘯淹沒宜蘭

►地牛狂翻!士林2震大屯火山噴發「台北變新龐貝?」 地震學家驚呆

►沿路都是屍體…聖母峰11人亡如屠殺 倖存者:門外漢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