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科技戰

科技戰

趙春山/美中之爭進入拉鋸戰 台灣重要性在符合美國利益

從中共的角度看,拜登政府目前正複製冷戰時期美國對前蘇聯採取的「成本強加戰略」,即以最低代價、甚至不須付出任何代價,針對敵方的肋骨下手,消耗對手的戰力。在美國看來,「台灣問題」就是中共的這塊肋骨,甚至是「阿基里斯之踵」。

半導體業避美中科技戰 資誠:可考慮移轉東南亞國家

美中競爭由貿易戰升級至科技戰,資誠會計師事務所表示,我半導體出口到中國的金額占總出口比重達6成,未來台廠在規避地緣政治考量下,可透過移轉中國生產重心以避開供應鏈風險,除了回台加大投資力道或前進美國、歐洲、日本等先進國家之外,也可考慮隨著科技終端設備產業鏈腳步,前進東南亞等國家。

習近平倡打贏科技戰 分析:將大增國家支出抗美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天在20大報告提倡「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分析師說,這可能預示北京將全面改變推展科技業方式,增加國家主導的支出和干預措施,以對抗美國施壓。

蘇蘅/戰爭不再只靠真槍實彈 數位時代下的烏俄戰爭

俄烏戰爭滿月,已被國際媒體喻為「TikTok戰爭」。在人人可化身為公民記者的網路時代,絕望的烏克蘭人擠在地鐵站、教堂、收容所等庇護所,努力上傳影音到TikTok、YouTube和臉書。全球超過1.3億人觀看#RussiaUkraine標籤的視頻。

外媒憂台軍》張延廷/國軍最大問題是沒面對「問題」

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擔心中共武力犯台已成美國行政部門思考的重心,而且大多數認為台灣軍力不足以應付此軍事挑戰;面對美媒的質疑,台灣官方應如何改善?

梁國源/看懂中國加強行業監管的政經意涵

中國政府頻繁地進行行業監管,可謂是一場由上而下,對於中國企業與政府、人民間關係的重塑運動。習近平提出「促進共同富裕」議題,改變鄧小平以來的發展路線,成功與否,難以預料。

騰訊搶進晶片產業 接連投資設立IC公司

中國大陸互聯網巨頭騰訊,近期搶進IC設計領域,接連投資成立晶片公司,是否與國家政策走向有關,受到矚目。據「天眼查」平台資訊顯示,8月20日,由騰訊關聯公司全資持股的燧原智能科技,在深圳成立,業務範圍包括IC設計、IC晶片設計及服務、AI基礎軟體開發、技術進出口等。

林忠正/基於國家利益 美國能不協助台灣抗中?

美國願不願意協助台灣抵抗中國入侵?答案很簡單,就是由美國長期的國家利益來決定,特別是經濟的利益。

林建甫/美中競賽從貿易戰轉向科技戰

自美國前總統川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以來,美中開始對立。拜登總統上台後,美中關係並沒有明顯轉好。兩國已經落入「修昔底德陷阱」模式,彷彿「註定一戰」。只是現代人比較文明,不是像冷兵器時代,殘忍的殺戮,而是多方面的角力。美中的主要戰場已經從貿易戰延伸到其他戰場,而科技戰顯然也是一個重點。

謝金河/美中角力進入深水區 金融戰牽動兩岸三地經濟

這兩天有一則醒目的大新聞,英國金融時報透露拜登政府將對在港美商示警,如果這是事實,那將是過去一百多年以來,美國首度對港的「Business Advisory」,這個業務忠告,可能進一步加速美中經濟脫鈎,對未來世界經濟可能影響深遠。

美中科技戰持續 陸委會諮委建議「嚴防人才外流」

陸委會近日舉行第26次諮詢委員會議,就美中「2+2」會談後,美中台三地經貿關係變化、影響及因應策略提出建言。部分委員認為,受美中科技戰影響,大陸可能會加速吸納我高科技技術、人才等,「現階段大陸力推內循環及科技自主創新,台灣產業供應鏈優勢可能會受影響,政府應留意關鍵產業技術,嚴防我高科技、敏感技術及人才外流。」

美日峰會談台海!「和平手段」是拜登傳達給國際與台灣的關鍵詞

美國時間4月16日,美日峰會正式展開。日本首相菅義偉踏上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白宮,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進行會晤。這是拜登在上任後,首度接見的外國領導人。由此可知,日本對於拜登政府的重要性。根據近期消息整理,下一個將訪美或為南韓總統文在寅,預計於五月底訪華府。

蔡錫勳/日美首腦會談「聯合聲明」明記「台灣海峽」 1969年以來首次

日本面臨美國和中國對立的困境,美國和中國以世界為舞台,創造各自包圍網,日本今後的安全保障政策是如何呢?日美首腦會談於4月16日在華府舉行,「美日全球夥伴,創造新時代」為標題的「聯合聲明」是今後日美同盟的指南針。

盧信昌/葉倫籲設置全球最低企業稅!財源籌措?還是美國重返全球化?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女士於近日表示,全球應避免在稅率調降上繼續做惡性競爭,主要國家有必要形成最低稅率的共識與盡速合作。少數台灣媒體則只擷取片段內容,並解讀成是美國即將重回全球化的宣示!但事情真是這樣?

李沃牆/拜登狂撒2兆美元基建計畫 大展重返「世界警察」地位企圖

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拜登政府的1.9兆美元「美國救援法案」甫獲參眾兩院通過;又於 3月31日在匹茲堡宣布「重建美好」(Build Back Better)政策下的計畫第一階段細節,他所提出的《美國就業法案》(American Job Plan)金額高達2.28兆美元。這又代表什麼含義?

中國外交拉群劍指美台!美日澳將台海納入戰略考量?

阿拉斯加會談後,美、中在世界各地展開真正外交角力戰。美國先有國務卿布林肯訪歐,拜登則以視訊方式參與歐盟領導人峰會,國防部長奧斯丁則先後拜訪印度,再突訪阿富汗。而中國也沒停下腳步,先是外長王毅接待俄國外長,緊接著連訪中東6國。近日再邀星、馬、菲、印尼和韓國共五國外長也接連訪問福建。

新冷戰一觸即發?》陳一新/對中開闢第二戰場 拜登打造基建王國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美國時間 3月31日宣布2兆美元的基礎建設革新及升級計畫,聲稱這將是「二戰以來規模最大的基建計畫」。此計畫也是繼1.9兆紓困以來他提出的另一項龐大的聯邦政府振興經濟方案。

盧信昌/戴琪與CIA局長人事獲全票通過 拜登正逐步取得美國主導權

在阿拉斯加舉行的中美雙邊、雙人組的會談,一場離華府與北京約略同等距離的外交戰役,已然戲劇性的落了幕。席間,雖有過激烈交鋒的強硬言詞,但各自看似的不退讓和顯示出的振振有辭,大抵都只是表象。

美中首談煙硝中落幕 兩國「演很大」且各有盤算?

阿拉斯加會談於台北時間3月20日凌晨落幕,從雙方第一天的「火力全開」,就能看出美中兩大強權競爭的激烈程度。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會後表示,即便美、中會談第一天是如此混亂和激烈,但也藉此劃清楚雙方的紅線,在隨後的議程中,雙方進行廣泛議題的討論。

李沃牆/美中會談首部曲 透露出那些玄機

拜登政府首次與中國大陸政府外交高層首長三輪對話於3月19日在阿拉斯加(Alaska)落幕,會後並沒有發布聯合聲明。在會談中,雙方均擺出大國姿態,言辭激烈交鋒、氣氛劍拔弩張,但始終鬥而不破。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