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桃園市人權歷史口述文集第三冊《重生與愛》新書發表

▲桃園市人權歷史口述文集第三冊《重生與愛》新書發表。(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的「人權歷史口述文集第三冊《重生與愛》」,10日於文化局舉辦新書發表會。市長鄭文燦指出,《重生與愛》藉受難者及家屬訪談,以口述歷史記錄桃園過去在白色恐怖年代下,所發生的人權侵害案件,第三冊收錄15位受難者故事,且著墨於前兩冊以外,較少受關注的學生、農民及原住民族。

鄭文燦說,透過口述歷史的重現,能讓後人瞭解這塊土地曾經發生的故事,透過傳述,讓後人打開歷史的迷霧,看到歷史的真相,唯有真正瞭解歷史,才能實現真正的諒解,也落實「轉型正義」。

▲桃園市人權歷史口述文集第三冊《重生與愛》新書發表。▼鄭市長慰勉出席發表會的受難家者家屬。(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鄭文燦以書中受難者「林昭明」的叔父「樂信・瓦旦」的故事說明,他說,樂信・瓦旦原名林瑞昌,他的父親在當時是大豹社頭目,也是前山地區抗日義勇軍的領袖,曾帶領族人與日警進行激烈戰鬥,後來日本政府採取懷柔的新政策,決定培養樂信・瓦旦,讓他接受新式教育、娶日本籍妻子;樂信・瓦旦一路讀到總督府的醫學專科學校,也就是現在的台灣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在總督府擔任諮議員和公醫,巡迴山地部落,是第一代原住民族傑出領袖。

樂信・瓦旦在國民政府時期擔任台灣省參議員,是泰雅族的先知、大豹社的領袖,在白色恐怖時代,因涉「高砂族自治會」組織,遭國民政府以「高山族匪諜案」罪名逮捕下獄,同案包括鄒族的政治菁英阿里山高一生鄉長、湯守仁等人,後來遭槍斃,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而這段樂信・瓦旦家族的歷史,歷經日治時期、國民政府時期至今,四代歷史也是一段台灣原住民族權利運動的紀錄,面對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反省時,這段歷史也是重要指標之一。市府規劃興建「大豹社抗日紀念碑」及「樂信・瓦旦紀念館」,要紀念這段歷史,也讓國人能充分瞭解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