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只能預警! 專家:將它視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們想讓你知道…地震!


▲台南26大地震造成不少傷亡。(圖/記者李鍾泉攝)

文/蔡宗翰

網路流傳,一名自稱是地震預測專家的王姓民眾在網路上發文,台中將發生芮氏規模6.5大地震,說5月29日、30日這2天,對!就是這兩天,台中將發生芮氏規模6.5的大地震,要大家及早避難,許多民眾也紛紛轉貼、分享。先說結論:地震無法「預測」,只能「預警」。

對此一預測,台灣防災產業協會鄭錦桐博士:「有很多基礎知識錯誤之處,所以可採信程度有限...」,美國南加州大學地震學家湯姆喬丹對於「地震預測」的議題也曾表示:「目前的技術水準無法精確預測地震,我們只能做到以一個相對較低的概率來進行預測」。

簡而言之,地震無法預測的兩個原因:
一、資料不足。
二、缺乏某些「徵兆」與「地震」間因果關係的科學理論。

沒錯,我們現階段就是只能做到這樣,不只台灣,歐美及日本等國家學術單位都無法準確預測地震,民間預測更是不可考。

地震無法預測,只能預警,以目前全球科技之發展,準確有效的地震預測仍是短期難以達成的目標,因此目前面臨震災威脅的世界各國,均全力推動地震預警作業,於地震發生後,針對部份地區於破壞性震波尚未到達前預先通報,以爭取數秒至數十秒的預警時間進行快速應變。

可是,好像真的有人成功預測了啊!「看起來」成功的預測,有幾種可能:
一、剛好矇對:
說是預測,不如說是猜測。就像如果有一個曾中了頭彩的人,說他能夠預測下一期的樂透開獎號碼,你相信嗎?可是他真的中過頭彩啊!

二、亂槍打鳥:
只要做出大量預測,便容易碰巧言中。比方說你現在寫12封信,分別是「明年(1~12)月台灣會發生地震」,然後隨機發出給各政府機關或民間團體,假設把12封信平均發送給1200人(每個月份配置100人),若明年真的有發生地震,那至少就有100人覺得你是地震預測神人。

三、以偏概全:
事實上,經常會看到有時發生地震後,某某地震預測神人便痛批之前就已經發出警告給政府的地震觀測單位但被忽視,若往前查證,的確有這樣的信件,沒有造假。但你再回頭去詢問政府的地震觀測單位,會得到這樣的回覆:「我們每天每小時都收到大量民間的地震預測,這些預測彙整後,每一天都被預測會發生地震。」

若以官方機構的角度,地震預測全世界唯一真正成功的一次,是在中國,中國的地震學家曾成功預報了1975年2月4日的遼寧省海城大地震,政府在地震前一天疏散了一百萬人。但是,在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事前卻無任何預警,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除非技術能複製,並驗證成功,否則只能歸類為僥倖。

隨意散播地震預報是違法行為
在台灣,氣象法規定,擅自發布氣象、地震、海象警報拒不停止者,處新台幣20萬至100萬罰鍰,並得按次處罰。不過,會被裁罰的地震預測內容需包含地震規模、發生地點、時間、各地震度,其中時間誤差需在一小時內,因此實務上,目前網傳這些言論僅視為個人猜測意見,無法裁罰。但幾年前也曾有一名「王老師」,自稱根據易經推算預言有大地震,結果被以涉嫌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裁罰。

面對地震應該有的正確心態
面對地震,我們真正能掌握的,是我們的防災態度。對於地震來襲的心態,不是「萬一型防災態度」(擔心害怕、不敢面對現實),而是「隨時型防災態度」(做好隨時面對地震的心理準備有可能發生),別把地震當作偶然,要將它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防災工作不是為了地震才特別去做,而是將它自然而然地融入我們的生活方式中。

一個簡單的自我檢視,假設真的告訴你:「台灣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分某秒,即將(確實)會發生一場大地震(假設離現在還有二個禮拜)」。請問現在的你會怎麼辦?而你是否真的知道該怎麼辦?

如果你還是不清楚自己居住建築的耐抗震程度、不懂得事先做好家裡頭家具的固定、不清楚地震來臨瞬間正確的避難要領、不清楚地震完後如何配合政府收容安置、不曉得通訊中斷後如何與家人或急救單位聯繫,那麼,就算讓你知道未來的某時刻會發生地震,除了極度恐慌與無助,絕大部分的人依然不知道該怎麼活下來。

本文作者:蔡宗翰 (高雄市政府消防局派駐災害防救辦公室)
文章來源:I'm蔡宗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