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不愛儲蓄了?4月住戶存款大降6兆「創單月紀錄!」

▲▼大陸銀行、人民幣             。(圖/CFP)

▲愛儲蓄的情況出現變化,資金流向其他地方。(圖/視覺中國,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居民的儲蓄增長一直以來維持高增長,但人行最新發布的4月金融統計數據卻顯示,4月新增存款5352億元,從存款結構看,當月新增存款主要來自企業部門,住戶存款則大降1.32萬億元(約新台幣6兆元),為歷史單月最大降幅。

根據《證券時報》報導,住戶存款大降幅的現象引起了市場廣泛關注,但其實這並不是居民儲蓄存款首次出現負增長。今年2月份,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曾公開表示,中國槓桿率出現了兩大變化,宏觀上未降,結構上有所調整,去年中國居民第一次出現了儲蓄增長率為負,這意味著中國居民很快就會成為一個赤字部門,「M2增長掉下來了,居民儲蓄存款掉下來了,企業的定期存款掉下來了,後果很嚴重。」

存款流失越來越多,流失的錢可能轉往幾個其他方向,像是貨幣基金、銀行理財,以及樓市調控下的限購、限貸政策,導致購買房屋得在頭期款上付出更多資金,甚至在限購下不能從銀行得到融資,只能選擇全款買房,導致儲蓄大量消耗。

從資金流向來看,儲蓄降低、槓桿率上升的現像大概率會成為長期趨勢。一方面,在房價上漲的慣性預期下,居民購房熱情不減,而房地產作為大多數家庭財產的大頭,在擠壓儲蓄的同時大幅增加了居民的槓桿。從消費層面來講,當前居民的消費邏輯也發生了改變,消費升級與超前消費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對儲蓄產生了擠壓效應。此外,另一個對居民儲蓄產生分流作用的因素是投資理財產品的多元化,尤其是互聯網金融產品的豐富性和便捷性,對傳統的銀行儲蓄產生了巨大衝擊。

報導指出,若居民存款下降成為長期趨勢,將會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影響。一方面,作為影響投資的重要因素,儲蓄的下降會導致投資的下降,進而可能拉低經濟增速;另一方面,在存款競爭壓力下,銀行可能會提高貸款報價,進而提高融資成本,使居民和企業的槓桿率升高,一定程度上不利於防範金融風險。

人民幣,美元(圖/視覺中國CFP)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