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場海上簽書會 飛旋海豚揪團來挺廖鴻基

▲廖鴻基站在頂層甲板一邊搜尋鯨豚蹤跡、一邊為大家講說鯨豚故事,讓人見識到討海人的英姿。(圖/記者顏賽芬攝)

記者顏賽芬/採訪報導

台灣海洋文學的領航作家廖鴻基6月27日帶著讀者直奔海上,在太平洋上舉辦《大島小島》新書分享暨簽書會。船一出港沒多久便遇到兩大群飛旋海豚,繞著多羅滿賞鯨船滑游、跳躍,整船80位讀者驚呼連連。

海上簽書會公布第一天,報名立即額滿,廖鴻基很高興讀者願意走向海洋,「『到現場』很重要,之前帶學生做鯨豚研究,讀很多資料也帶他們出海找鯨豚,結果報告的時候,大家講的都是出海那10分鐘。那個感覺是最直接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顧慮到讀者的安全,主辦單位特地挑在端午節後、中秋節前,太平洋海相最平靜的時期出海,當天確實晴空萬里,風平浪靜。賞鯨船駛離花蓮漁港後,廖鴻基便說,「今天看到海豚的機率是百分之百。」原來是不遠處已經有賞鯨船慢下速度,和海豚玩了起來。

►►►傳送第一手的新聞,鎖定《ET即時》粉絲團就對了!

▼飛旋海豚貼著船游,與人類相當親近。(圖/記者顏賽芬攝)

只見遠處海面上有一片區塊像煮沸的水翻滾冒泡,直到賞鯨船駛近,才發現那是一群二、三十隻的海豚爭相跳躍,廖鴻基站上最高層甲板為全船讀者解說,「這群是飛旋海豚,身上有深灰、淺灰、白色三層顏色,會躍出水面旋轉,很好認。」

當船開進海豚群中,群聚隊形散開,飛旋海豚兩兩並肩穿游船邊,像小狗撒嬌,很是親近。也有幾隻搶鏡似地旋轉跳躍,廖鴻基說,「飛旋海豚為什麼要跳躍,專家還沒有定論,但有很多猜測,可能跳得愈高、在團體裡地位愈高,獲得交配的機率就愈大,也可能只是開心。」

就在此時,船前兩隻海豚游得很近,廖鴻基笑說,「牠們在做限制級動作。」海豚邊游水邊交配,速度極快,「海豚是少數不只為了繁衍後代而交配的動物,對牠們來說,交配是一種社交行為。」

然而,大自然有可愛的一面,也有險惡的生存定律。其中有一隻海豚背上有兩個整齊的圓形傷口,廖鴻基解釋,「那是達摩鯊留下的痕跡,這種二、三十公分的小型鯊魚會咬住鯨豚的肉,然後旋轉身體,像鑽子一樣,把肉咬下來。」

遠從新竹來參加海上簽書會的陳瑞珍是廖鴻基的書迷,帶著對大自然很感興趣的小學五年級女兒一起來賞鯨初體驗,「除了從專家的角度之外,多用人文的觀點看待海洋很好,台灣這樣的海洋教育應該要推廣。」

《大島小島》一改廖鴻基過去海洋紀實與抒情散文的寫作風格,以亦虛亦實的手法打造一座「很熟悉」的海島。這位寡言的討海人以寓言的方式難得顯露「政治意識」(此處所指非政黨政治,而是對公眾事務之看法),過去作品用文學提醒背對海洋生活的台灣人要記得「面向大海」,這部新作將海島精神提升到家國層次,發人省思。

這次活動由有鹿文化、庭芳慈善關懷協會、多羅滿賞鯨公司,以及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合作,由於反應熱烈,即將在七月加開場次,相關活動訊息可關注多羅滿賞鯨船臉書有鹿文化臉書

▼大部分的讀者來自外縣市,趕火車到花蓮只為了聽廖鴻基獨門的鯨豚解說。(圖/多羅滿賞鯨船提供)

▼出發前廖鴻基教大家台灣漁民分別鯨豚俗稱的方式是「開船過去比大小」,比10公尺左右的漁船大的,尊稱為「海尪」(台語:鯨魚),比船小的則稱「海豬仔」(台語:海豚)。(圖/記者顏賽芬攝)

▼隨船拍攝飛旋海豚: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